银行净利超万亿,再让利之思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这是一个复杂而又令人迷惑的问题……

很少有行业像中国银行业那样让人又爱又嫉。半个世纪前,其无甚国际地位,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稳居高位;以资产规模达5.11万亿美元的工行为例,2021年其总资产位列全球第一,可谓名副其实的宇宙行。

但市值而言,尚有空间。像工行2020年末资产规模为摩根大通的1.5倍,市值却只是后者的一半多。某种程度上,部分投资者并不看好银行的投资价值。

“盈利增速超预期!第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超40%。”三季报甫出,市场哗然:中芯国际(将于11月11日发布季报)之外,A股公司营业收入共计47万亿,银行最赚;而工、农、中、建、招商等前五大银行利润就占A股的22.3%。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从各申万一级行业(2021)的业绩表现来看,石油石化、银行、建筑装饰等堪称沪深两市营收大户;银行净利润则超万亿。

从单家公司的营业收入来看,中国石化2033.50亿、中国石油18803.41亿、中国建筑13370.48亿、中国平安9046.29亿、中国中铁7702.18亿。

盈利而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最高的前五家公司为工商银行2518.21亿、建设银行2321.53亿、农业银行1867.09亿、中国银行1635.23亿、招商银行936.15亿。

银行业的这种“挣钱”效应再度引发“暴利”、“让利”一说。就国际排名来看,中国银行业超过中国的实体企业,“银行暴利”之争从未消停,尽管其PB(市净率)估值并不高。

“你看,招商、兴业、平安银行的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是22.2%、23.4%、30.1%——为什么仍然讲应该让银行让利,而不是继续减税?这就是证据。三季度GDP增速4.9%、前三季度GDP增速9.8%,而银行利润增速是经济增速的多倍。银行赚的钱太多了,让利是理所应当的。”一位资深私募人士说。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日,国务院总理在参加市场监管总局会议上提到,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1亿多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要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困难,研究制定新的阶段性、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普惠直达市场主体,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运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职业培训。

但这位人士没有看到的是,同期的民生、浦发银行净利润负增长,其同比增速分别是-4.9%、-7.2%。

换言之,金融系统在2020年让利1.5万亿之后,上市银行2021年前三季度的总体表现仍颇为亮眼;经济增速承压下,这是否意味着金融机构还需要对实体经济让利?

在一位银行家看来,不应该经济暂时困难就眼红银行赚钱。他说,银行赚钱了,才能带动其他行业渡过难关。如果银行自身难保,它怎么支持其他行业和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首先要解决应收款被拖欠的问题。其实,“经济下行中,有个别行业赚钱应该高兴才对。”

就此,也有声音认为,本质上,是在经济好的时候,利润水平还可以,企业觉得能承受高利率,就不去和银行议价。也因为中小企业是弱势群体,没有议价能力,反而会为了获得贷款而加价等。

“银行不让利,中小企业难过,亏损乃至破产,银行坏账与不良增加,才会是银行业的真‘难过’。”上述资深私募人士认为。

那么,金融机构到底还能不能再让利呢?不妨回放一下,其如何让利1.5万亿的:

2020年11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国强介绍,2020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减少收费、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已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

其时,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介绍了银行业保险业减费让利的情况。2020年前三季度,21家全国性银行服务收费减费让利1873亿元,预计银行业2020年全年可实现减费让利3600亿元左右。

而深圳海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在其撰写的《金融让利1.5万亿:如何实现、能否持续》一文中表示,关于让利实现方式已明确:

一是,“ 让利1.5万亿元”的主体指的是整个金融系统。其中包括人民银行(央行),而不是仅指商业性金融机构,更不是仅指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是,贷款和债券利率下行,根本上是央行实施降息降准的结果。2020年央行坚持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作为短期政策利率、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作为中期政策利率,根据宏观形势变化,及时实施降息降准。其中,MLF利率累计下调30个基点,带动LPR同步累计下调30个基点;通过降准累计向存款性机构释放长期资金约1.75万亿元(2018年以来通过降准累计释放长期资金约8万亿元),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这成为推动贷款和债券利率整体降低50个基点左右最重要的原因。

三是,让利的主要承担方并非商业银行。由于MLF主要资金供应方是央行,降准也主要是从央行向商业银行释放长期资金,再加上央行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支持优惠利率贷款部分,实际上就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减少了央行的收益。

“贷款和债券利率下降,又推动商业银行适度下调存款利率,包括央行推动的清理银行理财和资管业务、结构性存款、互联网存款等,也推动存款利率的下降,这就使得存款人的收益随之减少。”王永利称,“由此,金融让利1.5万亿元中,实际上绝大部分来之于央行的让利和存款人的让利,而并非主要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

上述私募人士就此称,这说明商业银行基本上让利不多。但大家还以为是商业银行让利了1.5万亿。这不也表示商业银行赚钱太多了吗?

对此,反驳的声音是:“1-9月,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4.7%的情况下,银行如何让利?银行让利就能解决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吗?”

若辩证来看,会发现国有企业的利润增速高,或因去年的基数太低,而银行业没有这样的同比低基数。去年疫情最严重时,除了必需品,近乎全行业停产、停工,直到当年三季度才开始恢复,包括2020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都没转正。由于行业属性,银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低基数下,国有企业利润、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非常高。因此,上述私募人士称,二者可比性或不大。

“银行不能解决困难吗?起码能缓解中小企业困难程度。国家多次减费降税,恰恰说明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程度非常高。正因为觉得不足以通过减费降税解决问题,才让银行业让利。而银行业的让利程度可能远远不足。”这位私募人士称。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还是需要事实与数据来说话,以避免所谓的“口水战”。

如果细究三季度的银行利润贡献,会发现,城商行贡献最高营收、净利增速;但国有行利润增速表现亮眼。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上市银行三季报累计利润增速13.4%,较21H1加速0.7百分点;营收增速7.7%,较21H1加速1.8百分点。并且这种加速在考虑基数效应之后也成立,利润和营收19-21年三季报复合增速分别为2.3%和6.4%。

原标题:【银行净利超万亿,再让利之思
内容摘要: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一 这是一个复杂而又令人迷惑的问题 很少有行业像中国银行业那样让人又爱又嫉。半个世纪前,其无甚国际地位,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稳居高位;以资产规模达5.1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4088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经观头条 | 新股破发蝴蝶效应:询价新规亮剑,打新抱团回归价值研究
下一篇:电视屏幕竟然出现荐股机构二维码?监管部门联合整治广电不当证券广告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