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抖客网,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但建筑业整体发展仍主要依赖投资拉动、资源要素投入,数字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日前在浙江杭州召开的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1·企业家百人论坛汇聚政商学界代表,探讨如何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尽快揭掉建筑行业长期以来被贴上的“落后产业”的标签。
迎来战略机遇期
“十四五”开局之年,建筑业也在蓄力奔向高质量发展路径。与会代表认为,推动建筑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必由之路,而行业正面临机遇,必须牢牢把握住正在到来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在新技术、新制造、新基建、新业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从政策面看,我国加快部署推进新基建,培养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近年来,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持续攀升,到2025年有望突破55%。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实现“变道超车”的关键举措。2021年,各项政策红利加持,“十四五”规划新增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新经济指标。10月18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随着互联网、5G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在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引领下,利用新技术破局在新一轮调整中已初见端倪。建筑企业有望在融合数字化基因的过程中,逐渐摆脱粗放的传统标签,实现数字化转型,助推智造强国梦的实现。
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卢山看来,建筑业数字化魅力无限:建筑师就像当年的孙悟空,今天建筑业的“如意金箍棒”变成了数字技术。从设计,到建成,再到运营,最后的拆除,从材料到结构,从BIM到3D打印、到建筑工地上的“无人机+推土机”、再到垒墙机器人、搬砖机器人等建筑机器人,数字技术用最简单的0和1,重新解构建筑这项复杂的艺术和工程。
重庆市原市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席黄奇帆认为,建筑业正在从快速增长期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期。他援引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称,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将超过34万亿元。
走向产业互联网思维
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究竟应该“转什么、怎么转、转向哪里”是行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与会代表认为,建筑业数字化要跳出信息化思维,走向产业互联网思维,以数据为核心要素 ,实现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数据采集、流动、反馈、分析、提升,实现核心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
“信息化是向企业内部和供应链上的流程要效益,但对建筑行业自身的业务规则没有太大影响。而数字化则是要向建筑产业生态要效益,要激活整个建筑行业的数据要素,从而变革建筑业的业务模式、甚至基本建造方式。数字化关注的核心是商业模式,也就是建筑产业互联网。”黄奇帆认为。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刁志中认为,产业互联网是从以产业链需求侧消费环节为主延伸到研、产、销、服全价值链,从供给侧出发为客户提供端到端服务,是对消费互联网的深化,强调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提供数字化新基建。作为数字技术与建筑产业有效融合的数字建筑则是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信息化百人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杨学山看来,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观念,是一个以BIM为内核,通过平台,和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结合在一起的系统性变化,而非仅仅是某个环节、软件、项目的数字化。同时,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建筑企业是主体,建筑行业更是主体,需要构建起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新标准。
数字化实践加速推进
今年,中国数字建筑产业峰会已经是第12次举办。论坛上,记者从一个个案例,一次次发言中明显感到,数字化转型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一些行业的快行者正在加快推进数字化进程,建筑产业的传统面貌正在发生变化。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卢山在发言中说,建筑产业总值位列全国第二的浙江省近年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四化”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以数字赋能建筑行业,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建造、标准化智治正在加快推进。
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广斌介绍了雄安新区数字城市规划建设课题情况,如何实现数字城市与实体城市的协同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作为一家老国企,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定位为数字化驱动的国际化建筑投资运营商,从价值体系的顶层角度来重塑信息化和数字化驱动。公司总经理陈桁说,集团从2018年起请国外咨询企业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深度融合产业链各环节,应用前沿数字技术,在商业模式、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实施数字化变革。到今年年底,集团系统基本上能够覆盖所有的业务端。通过数字化手段,项目全过程更为透明,项目的标准化建设取得成效,集团的重大的决策也能及时落到全国各省、多个国家及基层一线。
“公司在加拿大多伦多承接的一个项目中,通过数字建模、BIM展示与外方进行了很好的沟通,项目得到全球BIM大奖。”中亿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邹建刚介绍说。
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工业化、绿色化、证券化、数字化“四化融合”,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造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工程和节能技术,呼应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解决好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和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平台,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建科技联合各方打造装配式的一体化智能化建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正向设计、数字设计、协同设计、集成设计,数字设计可直接推到生产端、安装端,实现很好的管控,并为以后的运维打下数字基础。智慧工地、无人机智慧测绘等数字化应用对中建在工业化建造、装配式建造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建造全过程中,集成应用了BIM等数字化技术进行设计方案的分析模拟和优化。由于上海中心大厦和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的空间位置关系形成特殊风亚环境,通过应用BIM技术模拟分析后,将设计方案调整,从而减少风负荷作用效应24%。
在陈桁看来,面对数字化浪潮,整个社会或者乃至行业还是处在3.0的后期,而个别行业、个别优秀的企业已经迈进了工业革命的4.0时代。
数字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自主可控备受关注。自主可控的设计软件和产品,不仅能带来建筑行业的革命,更能增强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论坛期间,记者惊喜地看到“国产自主可控——广联达数维建筑设计产品”公测版发布,这款产品以自主图形平台为基础,以参数化驱动为核心,支持云端构件库和公有云、私有云部署,能大幅降低三维设计学习成本,同时更符合国内设计师习惯。
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趋势已定,未来已来,但仍有许多痛点需要一一打通。
原标题:【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潜力待释放】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但建筑业整体发展仍主要依赖投资拉动、资源要素投入,数字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日前在浙江杭州召开的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1·企业家百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fangchan/5180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