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假冒分析师 骗一群毕业生写研报!10个月写百万字!多家券商紧急发声

  最近金融圈的奇葩事中,有一件绝对让人大跌眼镜:一个实习生假冒分析师,骗来一群实习生帮他写报告。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获取的证据显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刘某在证券公司实习期间,冒用分析师名义私招实习生,并称实习六个月以上可以获得留用机会。有实习生向记者表示,自己在被骗的10 个月里,累计完成上百万字研究报告,甚至大年初一晚上都在加班。这些实习生一直以为自己在证券公司实习,结果辛苦写出来的报告,却被刘某以自己的名义交了上去。

  被骗的实习生因此错过了校招,又错过了春招。还有实习生原本已经被某知名公司录用,但因为这段存疑的实习经历,最终被取消offer.

  事件的始作俑者,刘某也正在为自己的不端行为付出代价。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东北证券曾向刘某发出offer,不过在今年1月底获悉刘某存在不端行为后,就与刘某解除了就业协议。

  6月10日,德邦证券人力资源部发布声明,表示公司关注到外界热议的“实习生事件”,得知此事件后,我司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校方侦查核实。在校方反馈明确侦查结论前,将暂缓该名同学的校招录用流程。

  辛苦实习10个月,最后发现是骗局

  这个瓜要从去年“吃”起。

  2021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安(化名),通过邮箱投递了一则“Top10券商”行研的实习申请,很快就收到了面试电话。“一个自称国X证券军工组姓H的人添加了我的微信,并称实习六个月以上可以获得留用机会。”

  周安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入职前他曾反复向对方确认是否为正式实习生、有无留有机会,均获得肯定答复。2021年7月17日,周安签订了一份显示甲方为国X证券的“实习协议”。“H老师”承诺周安可以参加2021年12月初的公司留用答辩。

  到2021年12月6日,“H老师”称公司领导因时间未达成一致,答辩改为直接递交材料。周安将答辩报告发给“H老师”两周后,对方通知答辩已经通过、预计2022年1月发放录用函。

  在此期间,周安曾就实习报告盖章申请等事宜与“H老师”沟通,但对方以人力部门负责人员离职为由推诿。2022年春节假期后,周安返回上海,仍未收到国X证券的录用函,他又次向“H老师”询问实习报告盖章及录用事宜。结果到3月23日上午,“H老师”以“公司临时缩招,卡本科学历”为由,称无法录用周安了。

  这样的理由,让周安感觉太过生硬,他通过学校与国X证券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却意外得知所谓“H老师”的微信,并非H分析师本人所有,而是其他人冒名顶替,国X证券方面同时表示,没有查到周安的实习及答辩记录,更没有向其发放过录用函。

  实习了10个月时间,竟然遇到冒牌分析师!今年5月22日,周安在网上分享自己实习教训,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一个名叫戴潇(化名)的被骗同学,通过网络联系到周安,这时周安才知道,被骗的不止他一个。

  冤家路窄再相逢,骗子也是实习生

  戴潇是最早戳穿“H老师”身份的实习生。

  2021年5月28日,戴潇通过邮箱投递了国信军工行研实习申请。2021年5月30日,国X证券H分析师添加了戴潇的微信,双方进行了简短交流。(注:此处的H分析师为国X证券真正的分析师,为免混淆。)

  巧合的是,2021年5月31日中午,戴潇又收到自称所谓国信军工H姓(注:国信军工只有一个人姓H)人员的“面试电话”。而这位“H老师”称将在两三周内将戴潇转为暑期实习生,并安排他先整理西部某上市公司的资料。

  2021年5月31日下午,“H老师”又给戴潇安排新的任务,要求其搜集国内外战斗机的机体和发动机使用的材料等内容。

  5月31日晚间,真正的国X证券H分析师通过电话与戴潇交流,告知需要与人力部门沟通后才能确定是否达到入职要求。戴潇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当他问及布置的任务是否还要继续时,真正的H分析师却表示并没有安排过任务。

  戴潇意识到,给他安排任务的“H老师”可能就是个冒牌货。他随后用微信搜索对方的手机号码,发现对应的微信名为“peterliu”。一周多后,真正的H分析师告知戴潇,人力资源部门未能通过他的实习申请,戴潇就停止了工作,同时删除了冒牌“H老师”的微信。

  戴潇也没想到,自己会与冒牌的“H老师”在江湖上偶遇。

  2021年9月25日,戴潇向另外一家证券公司招聘邮箱投递了实习简历。2021年11月14日,他收到了这家证券公司的电话,并于次日到公司参加面试。面试结束后,一名男子主动与戴潇搭讪,询问他是否是公司新招的研究员。

  双方简单交谈后,戴潇扫了这名男子的微信,竟然发现弹出的是“peterliu”,相同的头像,相同的名字,戴潇赶紧点了“返回”,对方这才没有发现戴潇的身份。

  戴潇立刻向证券公司了解情况。2021年11月17日,证券公司相关人员打来电话,表示之前就怀疑刘某行为不端,如今通过戴潇的遭遇获得印证。戴潇由此获悉所谓的“H老师”、微信中的“peterliu”的真实身份:刘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2020级硕士生研究生。

  更让戴潇没想到的是,抖客网,刘某居然也是一名实习生:戴潇忙活了这么长时间,竟然是给实习生做实习生。

  多名学生被骗后,求职都被耽误了

  上海外国语大学应届毕业生陈洋(化名)同样被骗了。2021年9月17日,刘某以一家证券公司Y姓分析师的名义对其进行电话面试后,承诺她可以与秋招正式批一起答辩,通过后就可留用。

  陈洋从去年9月22日开始领到第一份“实习任务”。不过由于实习期间事情特别少,而且对方经常性非正常晚回消息,陈洋对“Y老师”的身份产生怀疑。2021年10月11日,陈洋提出希望实地实习,对方以疫情为由拒绝。当天下午,刘某假冒的“Y分析师”让陈洋签署2份带有该证券公司抬头的实习文件。

  陈洋的疑虑并未消除,她通过曾在这家证券公司实习的学弟打听,竟然得知真正的Y分析师已经离职。毫无疑问,跟自己联系的“Y老师”,其实是个冒牌货。2021年10月26日,陈洋提出了离职,但没有拆穿对方造假行为。

  这个“实习生骗局”的受害者,目前已知达到8人,其中多人也因为这段“假实习”而影响到就业进度。

  周安从去年7月“实习”到今年3月,期间曾收到某知名银行的offer,但他因为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而选择放弃,“我还收到了好几家券商研究岗位的实习邀约,也因为这份‘实习’无法分身,就把其他券商的邀约都拒了。”

原标题:【实习生假冒分析师 骗一群毕业生写研报!10个月写百万字!多家券商紧急发声
内容摘要:最近金融圈的奇葩事中,有一件绝对让人大跌眼镜:一个实习生假冒 分析师 ,骗来一群实习生帮他写报告。 证券 时报·e公司记者获取的证据显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刘某在多家 证券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0021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中美元首近期将通话?外交部回应
下一篇:光储板块成牛股孵化器:最贵新股完成华丽转身 16万元买入门槛直逼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