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23家中小银行少披露1709亿不良 大行普惠金融投放不精准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6月21日,审计署网站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工作报告》)。

从往年规律来看,审计署大都在每年6月份公布上一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其中部分内容涉及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审计情况,反映出相关企业在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2021年度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审计部门审计了23家地方中小银行、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并对5家大型银行信贷资金流向进行了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有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内部控制薄弱,外部监管不到位;以及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变形走样等问题。

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

《审计工作报告》指出,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一是资产质量不实,23家中小银行披露不良资产1709.62亿元。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偏离主业违规对外融资,其中151.07亿元形成不良或逾期。

资产质量问题是银行经营的“生命线”,资产质量的好坏标志着银行盈利能力的强弱,也是对银行等金融企业进行审计时的重点关注领域。在过去几年的审计工作中,审计署也曾披露了部分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

2018年《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部分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风险未有效化解。3省份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虚假方式掩盖不良贷款1005.84亿元。23家村镇银行实际平均不良率4.94%,42家农村金融机构不良率超过5%。

2019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抽查的43家地方中小银行平均账面不良率2.48%,其中16家实际不良率超过账面值2倍。

2020年《审计工作报告》指出,6户金融企业通过降低标准、虚假转让等方式掩盖不良资产1423.14亿元。

除资产质量之外,《审计工作报告》称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23家中小银行有9家资本充足率不足,13家未按监管要求对流动性进行全面实时监测,8家流动性指标虚假或人为调节,6家出现流动性风险后采取高息揽储等短视行为。

内部控制薄弱 外部监管不到位

《审计工作报告》指出,在内控和外部监管中存在两项问题:一是内部治理机制存在重大缺陷。审计的23家中小银行和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普遍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制度不健全、监督制衡机制失效的问题,主要是董事会和经理层职责模糊,监事会职责悬空或走偏:内控合规形同虚设,授信管理、贷款“三查”等核心业务制度和内控流程缺失或执行不严。

二是外部监管尚需加强。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机构对23家银行开展现场检查176次,但有的检查过度依赖金融机构报送的“注水”材料,部分风险未被提早发现和纠正。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中有9家从未接受过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其余11家平均2年不到1次。

从过去的《审计工作报告》来看,审计署对于金融风险和金融乱象也给予很高的关注。在2020年《审计工作报告》中,建议“指导地方加快推进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加强对区域内中小银行监管,防范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

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变形走样

近年来,政策倡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扩大对各类普惠金融主体的支持。23家中小银行在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部分问题,《审计工作报告》指出,中小银行的主责主业是支小支农,但23家中小银行至2021年3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10.33%,仅为亿元以上大客户贷款占比的五分之一,其中6家涉农贷款余额也已连续3年下滑。

除了中小银行机构,政策倡议国有大行在普惠金融领域发挥“头雁”作用,并设定了相关目标:2019年、2020年、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均设定大行普惠金融贷款增速目标,分别为30%、40%、30%;不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未设置国有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目标。

审计署公布的《审计工作报告》披露了普惠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首先,大型银行投放不精准,4家大型银行通过人为调节贷款企业类型等虚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87.18亿元;有24.96亿元实际流向房地产或大型集团;抽查517户小微客户有364户无实际经营。

其次,利用普惠信贷管理漏洞套取资金问题凸显,2家大型银行13.66亿元被一些个人或团伙通过注册空壳公司或虚构贸易背景等方式套取,用于购买商品房、偿还债务等。

后续将会如何整改?

在财政金融领域,审计署建议重点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不良资产处置、信贷资金审批等风险,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风险隐患。健全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对中小银行加强党的领导,对违规举债情节严重的地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倒查责任、终身追责。

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由相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整改,并由审计署发布整改报告。

以2020年为例,当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发布后,约6个月后公布的《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整改报告》)反映了国有资产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2020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领域,19家金融机构存在信贷审查不严影响“房住不炒”政策落实,以及服务小微企业有偏差的问题。

2021年12月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整改报告》披露,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审计方面的问题:已整改48.89亿元,完善制度52项,处理处分903人。对信贷审查不严影响“房住不炒”政策落实问题,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信息共享、联合排查、联合惩戒、严格问责;4家银行收回或结清违规贷款1.79亿元,严格贷款客户准入和资质管理、强化资金流向监测。对服务小微企业有偏差等问题,抖客网,2家金融机构退还不合理收费12.03亿元,规范存贷款业务管理;2家金融机构优化续贷管理规则,开辟绿色通道,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贷款展期或延期,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原标题:【审计署:23家中小银行少披露1709亿不良 大行普惠金融投放不精准
内容摘要: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6月21日,审计署网站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工作报告》)。 从往年规律来看,审计署大都在每年6月份公布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0045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深圳保险中介产品服务创新见成效,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打造聚焦新市民的专业化保险服务
下一篇:首批公募REITs解禁,高收益与高溢价下,投资者如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