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科创板开市即将迎来三周年的重要节点,上交所对当前科创板引入的做市机制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安排与部署。
当天,上交所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上交所发布并施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8号——科创板股票做市》,旨在为落实《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完善科创板交易制度。
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而为了稳妥推进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做好与《做市规定》的衔接,上交所制定了上述业务细则与配套指南,这是上交所对科创板做市交易业务作出更加具体细化的交易和监管安排。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实施细则》共5章28条,核心内容如下:
一是明确做市服务申请与终止。科创板股票做市服务申请采用备案制,取得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经向上交所备案可为具体的科创板股票提供做市服务;
二是明确做市商权利与义务。做市商开展做市交易业务应符合上交所关于做市指标的相关要求。上交所定期对做市商进行评价,对积极履行义务的做市商给予适当减免交易费用等措施;
三是明确做市商监督管理。做市商应当健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防范与业务隔离机制,确保合规有序开展做市交易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中关于做市商提供双边回应报价的业务暂不实施,具体实施时间另行通知。
可以看到,此次业务细则与配套指南鼓励券商积极参与科创板做市交易。《实施细则》写道,“鼓励具备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的科创板股票保荐机构或者实际控制该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在持续督导期间为其保荐的科创板股票提供做市服务。”
据记者观察与统计,科创板引入做市交易机制引来券商跑步入场。就在证监会今年5月发布《做市规定》后,包括国信证券、国金证券、东吴证券、财通证券、方正证券、浙商证券、中泰证券、招商证券、天风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华泰证券、银河证券等至少14家券商提出要申请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资格。
上交所表示,抖客网,下一步,将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积极推进科创板做市商机制相关工作,全力保障试点平稳有序落地,持续推动科创板市场高质量发展。
将会定期进行打分,不合格将会被终止业务
聚焦《实施细则》这5章内容,共分总则、做市服务申请与终止、做市商权利与义务、监督管理以及附则。其中,做市服务申请与终止包括9条内容,做市商权利与义务包括8条内容,监督管理包括4条内容。从篇幅上看,权利与义务占了比较多的比重,其次就是申请与终止,监管部分也很重要。
在一众章节内容中,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将会根据做市指标、做市绩效与监管合规情况,定期对做市商做市服务进行评价,对做市商的服务评价分为AA、A、B、C、D 5个档次。若做市商对某只科创板股票提供的做市服务连续2个月的做市评价为D,上交所可以终止其特定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若做市商年度综合评价结果为D或做市商年度综合评价结果为C且排名处于末位10%,上交所可以终止其全部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
此外,上交所对做市商的技术系统、交易安全也提出了要求。《实施细则》显示,做市商应当具备符合要求的技术系统,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做市商应当向上交所报送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月度报告和年度评估报告,以及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规定的其他材料;做市商应当建立定期压力测试机制,并按季度向上交所提交压力测试报告;做市商发生与做市交易业务相关的重大变化,应当及时向上交所报告。
此外,做市商应当建立风险防范与业务隔离制度,防范利益冲突,不得利用做市交易业务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至少已有14家券商宣布申请做市资格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科创板引入做市交易机制将直观地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与券商有关,另一方面与板块流动性有关。
首先是券商。据了解,做市商机制是竞价交易的有力补充,通常情况下,做市商主要由券商担当,但由于科创板做市业务对券商的资本实力、风控能力、研究定价能力及综合实力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仅有26家券商同时符合资本实力及合规风控能力两项“硬指标”。
资料显示,关于做市商准入条件,证监会要求,初期参与试点证券公司除具备完善的业务方案、专业人员、技术系统等条件外,还需满足资本实力、合规风控能力方面的两项条件,一是最近12个月净资本持续不低于100亿元;二是最近三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含)以上。
平安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维逸表示,随着我国注册制改革不断推进,以科创板试点为契机,做市商制度得以进一步发展。我国券商的重资产业务结构也有望发生重大变化,从过去以自营为主转向以做市商和代客业务为主,提升业绩确定性。
国信证券指出,目前同业券商均在积极申请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资格,公司拟参与此项业务,并争取获得首批试点资格,为抢占科创板业务制高点提供有力支持。中信证券研究表示,做市商制度鼓励具备试点资格的保荐机构提供做市服务,有望增强头部券商与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业务黏性,建立跨越一二级市场完整服务链条,进一步提升头部券商市场份额。
财通证券则认为,科创板股票做市业务资格可带来三方面的有益帮助,即有利于提升行业影响力、促进内部协同、扩大盈利来源。科创板做市业务每年为行业带来的增量收入约为100-130亿元,带来的增量利润约为90-117亿元。
不过,中信证券以及开源证券也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认为虽然科创板做市商可以提供盈利,但是短期来看空间有限。中信证券指出,科创板做市商制度应接近于混合做市商制度,单一业务预计难以带来丰厚投资收益。
开源证券则分析称,考虑到科创板本身流动性较好且已有竞价交易制度,做市业务预计以价差收益为主,预计该业务短期对券商营收贡献不大,后续有望成为券商重要的用表业务。
有望提高日均换手率,提升板块流动性
除了惠及券商,另一方面,科创板做市商制度预计将提升科创板股票流动性与换手率水平。
原标题:【科创板迎做市时代!有望增厚投行收入130亿 换手率提高15% 14家券商已申请】 内容摘要:7月15日,在科创板开市即将迎来三周年的重要节点,上交所对当前科创板引入的做市机制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安排与部署。 当天,上交所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上交所发布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1125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