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7月,A股市场指数表现并不给力,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全线调整。
然而,个股行情却非常热闹,储能、机器人、培育钻石、汽车零部件等板块成为市场主角。而在近期市场中,有一批公募产品的业绩飙升,最强产品近三月涨幅超过70%,涨幅超过40%的产品数量也明显增多。
那么,二季度以来,哪些基金经理成为最努力的选手?哪些产品在大踏步向前?
股票“牛基”TOP20榜:业绩争夺战激烈上演,三员女将表现抢眼
今年上半年,主动股票型基金一度几乎全线亏损,截至4月末,甚至只有两只产品实现正收益。不过随着五六月市场的回暖,主动股票型基金的业绩也逐渐复苏。而经过七月市场的调整,这类基金的业绩排名争夺战开始越来越激烈。
截至7月28日,主动股票型基金排名第一为英大国企改革(上半年股基冠军),不过其今年以来的回报略有回落,净值涨幅15.36%;紧随其后的是,国金量化多因子、泰达宏利新能源A,两者年内回报均超过10%。
有意思的是,进入7月股票“牛基”前四的产品中,英大国企改革基金经理张媛、国金量化多因子基金经理马芳,以及中银证券(601696)优势制造基金经理白冰洋,均为女基金经理,这在近年来还是非常罕见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股基近三个月净值涨幅大幅走高。比如海富通先进制造,近三个月净值涨幅达到52%,也使得该产品成为同类基金近三月排名第一。该产品基金经理吕越超目前管理三只混合型基金和一只股票型基金,管理总规模41亿元,且这几只产品近三个月涨幅均超过50%,而其布局方向主要在新能源产业链。
此外,泰达宏利新能源、信澳转型创新、融通产业趋势、申万菱信行业轮动等产品,近三月也实现了40%以上的正收益。
再看一下被动指数型基金的“牛基”TOP10榜,依然以煤炭、石油等资源类产品为主,银行类的指数基金业绩有所下滑,逐渐退出名单。取而代之的,是光伏类的指数型基金,比如光伏50ETF,近三月收益46%,今年以来取得了5%以上的收益;今年1月5日成立的银华中证光伏产业ETF,近3个月收益也高达45%,不过由于该产品是今年才成立的新产品,所以没有统计在榜单之内。
股票“弱基”TOP20榜: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更有产品遭遇清盘
上个月,我们在统计公募基金投资半年报时曾经提到,今年五六月份,随着大盘反弹,很多基金业绩都明显回升了,但仍然有部分产品“倒地不起”。而经过七月份市场的调整,这些排名靠后的产品,不但业绩没有明显好转,反而亏损还进一步加大。
其中,前海开源价值策略、富国创新趋势两只产品年内亏幅超过30%,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每经记者注意到,上榜股票“弱基”TOP20榜的这些产品,以医药、消费等赛道类产品为主,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经理在管基金。比如去年表现亮眼的金鹰基金韩广哲,他管理的金鹰医疗健康产业今年亏了36%;曾经因向投资者道歉而出名的农银汇理基金经理梦圆,她管理的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亏损23%;广发基金费逸管理的广发瑞安精选亏了22.84%,而费逸的妻子正是“千亿顶流”中欧基金葛兰,不过葛兰今年的业绩也欠佳——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年内亏了18%。
再看一下被动指数型基金的“弱基”TOP10榜。和上个月的榜单相比,VR、消费电子、人工智能、软件、大数据、计算机、云计算等依然是“重灾区”,只是亏损幅度比6月末有所扩大,业绩靠后的几只产品都达到了30%的亏损幅度。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主动型股票基金,还是被动指数型基金,7月各有产品被清盘。其中,长盛多因子策略优选于7月14日清盘,建信物联网ETF已经终止;此外,易方达中证物联网ETF也发布通告称,截至2022年7月14日,基金已连续47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若截至2022年7月19日日终,基金资产净值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则触发《基金合同》规定的终止情形,《基金合同》应当终止,基金管理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等规定对基金进行清算,特请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混合“牛基”TOP20榜:交易型选手开始发力
继续关注混合型基金的业绩排名,截至7月末,万家基金黄海管理的三只产品继续包揽混基前三,但今年以来的收益开始有所回落,近1个月均下跌超3%。
另外,财通基金重仓猪肉和航空股的金梓才,近期总体表现不错,继续稳坐混合“牛基”TOP20榜。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市场调整过程中,交易型基金经理依靠灵活的操作,在指数调整过程中把握住了个股机会,实现了业绩快速上涨。比如杨超管理的金信转型创新成长,近一个月净值涨幅近15%,近3个月大涨超60%,今年以来实现超21%的收益,属于典型的黑马。
此外,刘昇管理的汇添富盈鑫混合,近1月回报达15%,今年以来收益15%,也进入了榜单。而汇添富另一只产品,汇添富优选回报同样取得了近1月超10%的涨幅,今年录得14%的收益。
混合型基金“弱基”TOP20榜:蔡嵩松继续垫底
截至7月末,蔡嵩松表现继续低迷,他管理的诺安创新驱动亏损37.53%,继续在混合型“弱基”榜中排名榜首。他管理的诺安成长,今年也亏损近30%。
此外,万家基金黄兴亮管理的万家科技创新、万家自主创新,今年以来分别亏损31%和29%。
QDII“牛基”TOP10:石油产品全线回落
再看QDII产品的“牛基”TOP10榜。随着国际油价的明显下跌,石油类的QDII产品虽然维持不错的收益,但收益幅度较6月末出现明显收窄,近一个月普遍出现了净值的回落。上半年不少收益超过50%的产品,经过7月的调整之后,收益幅度回到50%以下。
QDII“弱基”TOP10榜:腰斩产品已经出现
去年,教育ETF是QDII产品中表现最糟糕的,但今年6月份以后,教育ETF明显回暖,净值大幅上涨。
不过,截至7月末,又有一只净值腰斩的产品出现了——国泰境外高收益,今年以来已亏损47%。
原标题:【7月狂奔,最强产品近三月大涨近70%!傅鹏博等“双十基金经理”业绩却现回落】 内容摘要:刚刚过去的7月,A股市场指数表现并不给力,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全线调整。 然而,个股行情却非常热闹,储能、机器人、培育钻石、汽车零部件等板块成为市场主角。而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1961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