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晚,南山区某篮球馆内,一名37岁的男子上场仅20分钟就突然倒地,丧失意识,现场球友和馆内工作人员立即行动,开始了一场紧张的生死争夺战。
在男子倒地不到一分钟,球馆工作人员李东立即将现场的AED设备送到位,根据AED提示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成功帮男子恢复意识。
在深圳,AED助力抢救生命并不鲜见。根据深圳市急救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深圳自2017年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以来,截至7月31日,全市一万多台公共场所安装的AED设备,已成功救治了54人。
一座城市与心脏骤停竞速,离不开越来越完善的AED布局、热心市民敢于出手急救以及为老百姓生命保驾护航的医疗急救体系。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市配置在公共场所AED共有14158台,覆盖率位居全国领先。
AED在深圳普及的“深圳模式”,已经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因素。而AED从0到1的普及过程中,却并非一路坦途,在这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企业和医护人员等多方的努力。
AED深圳拓荒:从“缺位”到“觉醒”
“我们从2017年开始申报在公共场所配置AED,项目报上去之后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及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很重视,第一年深圳市政府就批了,我们很快就开始推广,打算安装500台,但初期安装非常困难,因为这个项目太新了,老百姓根本没用过,就连很多专业的医护人员都觉得这个机子放在那个地方,医生没到谁来用。”回忆起AED在深圳“拓荒”初期,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说起AED,可能直至今日,对于大部分城市的居民来说,抖客网,都不算一个非常熟悉的词汇。它的全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心脏急救设备,可供普通市民使用,在心脏骤停的第一时间给予电击除颤,帮助患者恢复心脏跳动。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AED配备率为317台/10万人,日本AED配备率为235台/10万人,而中国每10万人口AED配备数量仅为0.2台,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小觑。据我国心血管中心2019年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数量高达55万,换言之,平均每分钟就一位中国居民因心源性猝死而离世。面对频发的心源性猝死案例,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和AED除颤,几乎是挽救宝贵生命的唯一办法。
“现有的急救,不管是国内国外都有一个不可能克服的空窗期,也就是老百姓在现场等待救护车出诊到达现场的时间。”周强说道,但正是这段急救的“空窗期”却尤为珍贵,“比如心源性猝死,超过四五分钟没有救治,人就没了。”
周强回忆称,最早深圳希望通过急救知识的宣传、急救技能的培训,去弥补“空窗期”,但效果并不理想。在研究国外发达国家急救领域的先进做法后,2017年深圳决定在公共场所尝试配置AED设备,当年就申报了500台设备,这也成为了深圳“公众场所配置AED项目”的开端。
但由于公众急救意识缺乏等,在AED设备推广初期遭遇了重重困难。
“这个机器终端如果安装得满世界都是,丢了怎么办”,“机器安装了,救不了人怎么办?”,“安装之后老百姓不敢用,延误了岂不是白安装了?”、“救助的过程当中有纠纷怎么办”……在普及初期,周强不断面对这样的顾虑与疑问。
“我们也做了很多沟通和宣传工作,比如呼吁公众放心大胆地使用AED,告诉大家使用AED的使用有法律保障,教会大家如何使用AED等,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大家都不喜欢说教,除非有一个鲜活的案例来告诉大家,大家才能听得进去。”周强说道。
2019年4月,普及AED的转机终于出现了。
周强清楚地记得,2019年4月的一天,其正在党校参加培训,到晚上约9点,在深圳市南山区的桃园地铁站,突然出现一名乘客晕倒,心脏骤停,车站内工作人员将其抬出车厢、拨打120后,立即取来站内的AED,配合到场急救人员使用AED进行抢救,使其恢复了呼吸和心跳。
“后来又出现了几例AED急救成功的案例,很多媒体人士,还有自媒体都开始传播我们的AED设备,因为以往大家都是专业医务人员开展急救,但通过AED设备,普通市民,也就是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居然救活了一个又一个,这振奋了很多人,我们也利用老百姓的真实案例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周强说道。
2018年10月,《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发布,其中也规定,“市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制定机场、地铁车站、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客运码头、口岸等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等医疗急救设备和器材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鼓励社会力量在人员密集场所按照相关规范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等医疗急救设备和器材。”
“后来,我们在做相关普及工作的时候,就顺畅了很多,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后期的AED安装工作,阻力明显小多了。”周强进一步补充道。
同样的感受,还来自深圳市一名AED合作伙伴张炎坤,他从2016年开始推广迈瑞医疗的AED产品,“我们接手的时候,社会上了解这个产品的人确实不多。一主要是医院了解这个东西,但是医院多数买的是专业的除颤。二外企、合资国资有一定的了解,而其他国内企业和社会公众,觉得有事去医院就好了,干嘛买这个。”
据张炎坤回忆,在推广初期,其不止一次遭遇企业的回绝,理由是“如果员工碰到紧急情况,肯定是去医院,这个东西不备还好,备了万一救不回来,可能还会担责任,很多企业都是这个想法。”
但近年来,随着政府部门、相关厂家的大力投入,AED的市场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内居民在急救领域的观念也逐渐转变,社会对于AED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不说远了,就说我周边朋友,以前听说我在做AED,人家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现在一说,大家都知道,差别太大了。以前大家别说买产品,大多数人对免费上门的院前急救培训都不愿意接受,现在你能给他培训,他很感激,就算花钱他们都愿意去。”张炎坤感慨道。
“深圳模式”探究:国产化是重要推动
近年来,AED的覆盖率,正在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一个因素。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公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AED。
2021年底,国家卫健委又印发了《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明确优先在人口流动量大、意外发生率高、环境相对封闭或发生意外后短时间内无法获得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公共场所配置AED。
随着相关政策稳健的下发,AED设备已被提升到了城市基础设施高度,与一座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
目前,深圳市凭借1.4万台AED的配置水平,成为了AED普及率最高的城市。而在这背后,离不开国产高性价比产品的关键助力。
据了解,深圳市多家单位采购的AED产品来自于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迈瑞医疗。
原标题:【深圳AED普及加速度的三个关键词:缺位、觉醒到引领全国】 内容摘要:7月20日晚,南山区某篮球馆内,一名37岁的男子上场仅20分钟就突然倒地,丧失意识,现场球友和馆内工作人员立即行动,开始了一场紧张的生死争夺战。 在男子倒地不到一分钟,球馆工作人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3361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