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突围制胜——参展单位超2700家,为历年第一,同比增长83%;参展项目数量超9000项,为历年第一,同比增长80%;国际化项目数量900项,为历年第一,同比增长200%;展期三天成交额达8.67亿元,为历年第一,同比增长180%……
这是疫情防控形势下,2022年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下称“2022创交会”)给出的答卷。本届创交会首次以元宇宙会场为特色在线上展示,助力展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广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闯出了新路、提供了支持。
对当下的广州来说,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打造成果转化“服务圈”,延展创新创业“生态圈”,成为全球要素、资源流动网络中的枢纽型节点,提升在“科创中国”建设和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能级、贡献,是这座国家中心城市通过2022创交会释放的积极信号。
秋日胜春朝,阔步向未来。这场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科普化的“国字号”盛会,仍将以“闭幕不打烊”的姿态,续写新的篇章!
1、前沿“论剑”:问道产业发展新机遇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为大国经济铸牢“压舱石”,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广州责无旁贷。
南玻集团是全球电子玻璃最大供应商,但其一直面临生产质量不稳定的难题。为此,广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搭建了一套工业互联网系统,用“数据+算法模型”,自动精确地计算出各种配方的加入量,使配合料组分稳定率提高了十几倍。
创交会的舞台上,由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博依特科技,引来不少工业企业寻求模式“最优解”。该企业将基于过程建模、工艺优化等知识付诸实践,以未来视角看现在的技术供给,以数字技术应对发展的不确定性。
抖客网,同比增长180%" src=https://www.doukela.com/uploads/allimg/220907/0P15SB7_0.png hspace=10 vspace=10/>
“我有如此多的科研成果,如果不转化就浪费了。”年过八旬的刘焕彬至今依然活跃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线。面对创交会上的旺盛专业需求,刘焕彬坚信,经过数字化转型的传统工业同样是朝阳产业。
俯身耕耘,为产业“加数”;不断创新,为变革加速。博依特科技是创交会优质项目的缩影。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广州作为科技发展排头兵,不仅有着前瞻性的布局,也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绩。
南粤科学星、中科云翼工业互联网平台、机载3D成像吊舱、中国工业级长航时氢动力无人机、中国通服区块链平台……前沿科技,层出不穷;创新引擎,动力澎湃。
对一座国家中心城市而言,通过高质量发展推动总量持续稳定增长,是城市竞争力得以夯实、提升的前提。广州耕耘多年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暗藏不少蓄势待发的潜能。2022创交会上,这些立足前沿的创新成果,正成为市场的“宠儿”。
2、临场“试金”:探寻双创投资新风向
金秋九月,万类霜天竞自由。2022创交会,给资本“寻找潜力股”提供了“瞄准镜”,为资本“用脚投票”打造了“观象台”。作为大会的组成部分,全球互联网创新大赛涌现出多个“硬核”项目。
TPUNB城域物联专网项目在窄带物联网通信领域,制定了两项团体标准。窄带通信系统TPUNB申报的发明专利超过300项,取得授证的108项,目前第一代产品均纳入了信创资源池。
低空影像空间智能认知与决策项目,其团队是空天信息领域里最早开展研发的团队之一,并在遥感数据融合和动态监测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成果。该项目团队研发的模型已被是全球四大流行模型之一。
智能炒菜机器人项目的智能机器人,涵盖了81项专利,其中有23项专利是发明专利,主要功能包括油烟净化、智能调味、分时投菜、自动翻炒、预约煮饭以及自动出餐、自动清洗和海量菜谱。
经过评委导师们从项目、产品描述,团队及股权设计,商业模式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最终,上述三个项目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2022全球互联网创新大赛金奖、银奖、铜奖。
“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在过去十年带动了创新的‘上半场’。如今创新的‘下半场’将会涌现出更多‘硬科技’新兴产业。”戈壁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潘俐文结合自身经历谈到,“我们从2016年就开始投资大湾区,目前已经投了70多家大湾区企业。我们计划在未来持续加码,投资至少1亿美元到大湾区的初创企业中。”
除了路演比拼外,更多的资本在2022创交会的平台找到了“双创种子”。例如,来自智能制造领域的一个项目,展会期间达成了6.9亿元的投融资。未来这笔资金将用于壮大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创新流”更好更快发展势必依赖于“资金流”的支持;“资金流”的壮大也要依赖于“创新流”的持续产出。随着2022创交会成为资本的“引力场”,更多金融活水将助力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源泉。
3、全球“会客”:汇聚最强大脑新观点
不到1000万的总人口,为世界贡献了20%的诺贝尔奖获奖者;拥有超过6000家初创企业以及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RND中心、独角兽企业……素有“创新国度”之称的以色列,如何将发展的经验推及万里之外的中国?
2022创交会上,来自世界先进地区的“最强大脑”们纷纷建言献策。以色列“创新之父”Yossi Vardi(尤西·瓦尔迪)为创交会视频致辞,分享科创灼见。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科创中心主任吕琦鹏将经验结为一句话:离岸寻人才,在岸做服务。例如,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由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大学合作办学,学院在以色列的教授库就是离岸的人才。
去年创交会启动仪式上,广州南沙区和黄埔区同期获得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授牌,开创中国科协首次批准在同一个城市设立两个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基地的先例。
“授牌一年来,南沙和黄埔区两个离岸基地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生态共建的思路,采取‘政府+运营机构+合作网络’等多方联动运营模式开展建设,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2022创交会闭幕!展期三天成交额达8.67亿元,同比增长180%】 内容摘要:另辟蹊径,突围制胜——参展单位超2700家,为历年第一,同比增长83%;参展项目数量超9000项,为历年第一,同比增长80%;国际化项目数量900项,为历年第一,同比增长200%;展期三天成交额达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4076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