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全球市场在硝烟下“颤栗”,A股也不例外。失守3000点的A股何时能重振市场信心?上一次跌破3000点,A股的收复只花了4天时间。至少9月的信用扩张及信用结构改善提供了一种确定性——助力中国经济复苏。
当下,正处于危机时刻还是预警模式?与此同时,全球性经济衰退渐行渐近。
202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贡献”的表彰在预示什么?尽管危机此一时彼一时;其中的纠葛亦说不清道不明。
市场“颤栗”
意外升级的战争及非战争硝烟将全球市场推向寒冬,也令分析师们的预测不无“打脸”。
“节后,原以为A股能迎来开门红,万万没想到,开盘只有惊吓……这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3000点破就破了,不看不心烦。” 市场人士唏嘘不已。
国庆节假期,港美股经历超级过山车,但整体涨幅仍不小;对于节后A股走势,市场观点多持乐观态度。
殊料,10月10日,A股失守3000点,沪指报收2974.15(-1.66%);深成指、创业板指数均跌超2.3%;总成交额6280亿。芯片半导体、电子、旅游、食品饮料、汽车等细分概念指数跌幅超过5%。
外围市场上,欧美股市亦全线走低,但纳指报收10542.10(-1.045%)之外,其它指数均跌幅未超过0.8%。美元指数报113.1, 欧元对美元报0.9704, 离岸人民币(CNH)对美元报7.1551。
这天,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中心发生了多起爆炸。该市的紧急服务部门称,有死伤报告。
两天前,俄罗斯刻赤大桥发生“爆炸”。俄罗斯方面称,刻赤大桥爆炸是乌克兰实施的 “恐怖袭击”;于是在两天之后,俄罗斯向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乌克兰主要城市发起导弹袭击报复。当日,俄罗斯RTS指数报收963.88(-4.10%),持续大跌。
外媒报道,除了人员伤亡外,袭击还破坏了乌克兰能源网的重要部分,促使该国能源部宣布从周二(10月11日)开始停止向欧盟出口电力。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对袭击感到“震惊”,他通过发言人说,这些袭击代表了战争的升级。
次日,A股企稳回升,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报收2979.79(+0.19%)、10577.81(0.53%)、2261.89(+1.15%);但成交额为5638亿。板块方面,房地产服务、景点及旅游、医疗器械、半导体及元件等居跌幅榜前列。电力设备、汽车零部件、电力、小金属等则居涨幅榜前列。
不过,交易所债券收盘时,多数地产债收跌。诸如,“19世茂03”跌超43%,抖客网,“21旭辉02”跌超31%,“15世茂02”跌超28%,“20旭辉01”跌超22%,“15合景02”跌超18%,“21旭辉01”“20碧地03”跌超13%,“21碧地03”跌超12%,“20碧地04”跌超11%,“21旭辉03”“21远洋01”跌超10%。
不难发现,强美元周期下,人民币走低,急速上升的利率正在动摇全球市场与资产价格,包括波及中国房企美元债;加之,国庆期间疫情多散点复发,这更令地产企业持续承压。据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据,截至10月7日,全国有990个高风险区、668个中风险区。
当天盘中,美元指数报113.20, 欧元对美元报0.9706, CNH、CNY(在岸人民币)分别报7.1883、7.1816, 人民币中间价报7.1075; 但CNH当日盘中一度跌至7.2。
堪称“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951(+1.58%),但盘中曾再次升破4%;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报4.325(+0.29%)。早些时候,即9月28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曾跃升至4%,创2010年4月以来新高。
一路狂飚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仅推升市场融资成本,昭示美国通胀持续高企,美联储鹰派立场(11月或将再次加息75基点),还会引发金融市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危机时刻?
不只是战争意外升级+美国芯片新禁令(该国最新公布了“最激进”出口管制),以及秋冬疫情的反复;一场数十年未遇的利率冲击波也在裹挟全球资产。随着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提高利率以应对飙升的通胀,人们愈发担心经济衰退;包括202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似乎也在预示着什么……
10月10日,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警告,“非常、非常严重”的不利因素组合可能会在明年年中使美国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十天前,据投研机构 Ned Davis Research 的运行模型显示,目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 98.1%,如此之高的衰退概率只是在 2020 年初及 2008-2009 年的金融危机时出现过。
“美联储持续收紧政策除了对金融资产回报产生直接抑制作用外,也会导致衰退风险升温。”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认为。
在他看来,短期债券收益率将被政策利率的上升推高,而长期债券收益率将被日益恶化的经济前景打压。因此,预计收益率曲线将进一步趋平/倒挂。
从经济影响来看,赵耀庭称,实际收入已明显受到挤压。预计2022年下半年美国消费者支出将有所放缓。美国经济已陷入技术性衰退(GDP在2022年前两个季度均为负值),而这可能会延长经济衰退的时间。
方正中期期货研报指出,全球及各经济体的9月PMI数据进一步佐证了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尤其是制造业。9月全球制造业PMI录得 49.8,自从2020年7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各国民众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不断下降,实物商品消费不断减弱,传导至制造业需求的降低。
而十一期间的百年大投行(瑞士信贷)濒临破产传闻、全球金融市场“过山车”行情等变量更平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市场甚至认为,又一个雷曼兄弟来了,金融危机已在敲门;尽管,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士信贷宣布,将回购最高约30亿瑞士法郎的OpCo高级债务证券。
此举能使之免遭破产厄运吗?瑞士信贷业绩亏损和股价暴跌似乎仍令市场深感不安。
危机隐患时刻,衰退等相关话题亦备受瞩目。值得一提的是,10月10日,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与道格拉斯·W·戴蒙德和菲利普·H·戴维格等3名美国经济学家,表彰他们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诺贝尔委员会表示,三人的研究表明“为什么避免银行倒闭至关重要”。
伯南克自诩是大萧条的痴迷者。2007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伯南克担任美联储主席时,有机会尝试知行合一,将理论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他在《行动的勇气》书中写道:美联储诞生于人们不太熟悉的“1907年恐慌”之后,遭遇的第一个重大考验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危机。那时,美联储失败了……结果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大萧条。75年之后,又在2007-2009年的危机和余波中,遭遇了同样的问题。这一次,我们行动了。
不过,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伯南克未能阻止危机的爆发,尽管他的研究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市场认为,由此衍生的银行严格监管和超低利率时代,助长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更甚者,它们现在才慢慢显现出来。还有学者将当前全球不断蔓延的通胀之源头指向大量放水,货币超发;或昭示这其中的缘由不无纠葛。
原标题:【全球市场在硝烟下“颤栗” 诺奖预示什么?】 内容摘要: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全球市场在硝烟下颤栗,A股也不例外。失守3000点的A股何时能重振市场信心?上一次跌破3000点,A股的收复只花了4天时间。至少9月的信用扩张及信用结构改善提供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5655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