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策略】百亿基金经理如何看十大问题?

  前言:基金四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我们摘选了全市场主动偏股型基金百亿基金经理季报核心观点,汇总整理成市场普遍关注的十大问题,一探百亿基金经理们对于2023年市场和热门行业投资机会的看法,供投资者参考。

  一、如何判断2023年市场投资机会?

  二、如何看待信创投资机会?

  三、如何看待半导体投资机会?

  四、如何看待新能源投资机会?

  五、如何看待新能源车投资机会?

  六、如何看待军工投资机会?

  七、如何看待消费投资机会?

  八、如何看待医药投资机会?

  九、如何看待金融地产投资机会?

  十、如何看待港股投资机会?

  一、如何判断2023年市场投资机会?

  刘彦春(景顺长城基金):我们认为股票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2022年困扰市场的因素主要有美联储引领下的全球货币紧缩、国内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而这些因素在四季度均出现逆转,资产定价面临重估。新冠病毒毒性降低后,及时调整防疫政策使得经济发展前景变得清晰。只要外部环境正常化,凭借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没有什么困难不能被克服。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不确定性已经显著降低,影响股票定价的最大风险逐步解除,权益市场估值水平将迎来持续修复,近期的估值回升远远没有到位。

  海外经济景气下降,内需重要性显著提升。防疫、地产政策加快调整有望重新激发经济内生活力。前期居民储蓄快速增加,消费场景恢复有助于消费潜力释放,只要地产稳住,居民风险偏好改善,消费回升将具有爆发力和持续性。平台经济、教育、医疗等领域前期受政策冲击较大,随着各行业整顿到位,政策预期回暖,相关领域有望重新焕发活力。俄乌冲突等因素导致前期大宗商品价格高企,需求疲弱叠加成本高涨,2022年实在是痛苦的一年。危机正在过去,大宗商品价格也将回落到合理水平,成本下降将有助于我国中游和下游企业盈利扩张。海外景气下滑,国内触底回升,我们预期人民币将进入升值周期,中国资产相对吸引力大幅提升,外资回流值得期待。

  周蔚文(中欧基金):展望2023年,疫情防控政策已经放松,消费、出行、经济复苏链将逐渐恢复重启,但恢复程度需要观察;而海外欧美在疫情补贴刺激之后,通胀持续高企,迅速加息后海外经济陷入衰退概率较大,程度尚不可估计,预计我国出口也会面临压力。23年我们会看到全球经济呈现中强美弱的格局,经济增长和风险偏好也取决于在中国复苏vs欧美衰退速度和幅度,随着趋势明朗,全年经济增速会呈现逐季升高的状态。

  2023年内需相关,政策驱动和技术创新类型行业会更为受益,从估值来看,A股和港股估值仍有吸引力,超跌行业估值修复较为确定,盈利修复需要观测国内外经济变化。高端制造技术创新方向属于高质量经济成长领域,增速会高于行业成长;医疗健康和消费会随着社会活动恢复正常有望进入上行期;科技行业如信创、元宇宙、IC设计、智能驾驶等也在两年的调整中迎来估值中枢的底部,随着经济企稳,创新力度加大,也将成为未来配置的方向。

  张坤(易方达基金):展望未来,随着新冠病毒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疫情防控对于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大幅降低;地产行业经过了2022年销售的下滑后,销量与行业长期可持续销量的差距得以缩小,并且相关政策也有望避免地产行业过快下滑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回应了市场的担忧,提振了市场的信心。我们认为,相比2022年,这三个方面的宏观风险因素在2023年都得到了相当的改观,这也为我们自下而上选择优质公司提供了更加平稳的环境。此外,我们认为不少优质企业的内在价值在2022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股票价格却有所下跌,这种价值和价格的反向运动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赔率。

  萧楠(易方达基金):防疫措施调整后,我们判断未来两年宏观层面的两条主线将会是中国的经济复苏和美元加息周期结束。基于以上判断,我们大幅加仓了港股的互联网行业,并调整了A股周期性行业的配置,增加了焦煤、金属等板块的配置比例,减少了动力煤品种的配置。我们还调整了消费板块的配置,增加了弹性大、治理结构处于改善周期内的次高端白酒的配置,以及传媒等受益于经济周期上行的子行业的配置。

  李晓星(银华基金):从因子的有效性来说,2022年困境反转因子表现突出,在整体市场信心不足的背景下,市场参与者将绝大部分关注度都放在了边际变化上,行业空间、竞争格局、业绩持续性以及相对估值在股票定价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往年的作用大。市场这样的运行结果,跟去年底大部分人的预期是很不一样的,这个也反应了市场的一致预期一般都很难兑现。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市场信心的恢复是充满希望的,本质是我们认为各项政策措施将在明年有所体现,明年的经济增速会快于今年。我们预计23年的GDP的增速平稳,财政赤字率基本保持稳定略升,政府的支出以稳为主,地产市场以防风险为主,平台经济逐渐焕发活力,消费复苏可期。总体上来说是以市场化的方式修养生息,消费拉动经济逐步恢复,整体实现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兼顾安全。我们最为看好成长股方向,继续选择业绩持续兑现的优质公司,看好的方向包括电动车、光伏、储能、海风、国防军工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信创、互联网、消费医疗、创新药以及食品饮料等行业。

  朱少醒(富国基金):如果局限于眼前的宏观数据去探讨,当前我们的确很难找出太多积极乐观的因素,但我们应该看到是积极的因素正在持续显现的进程中。更要重视的是市场的整体估值处于长周期中很有吸引力的位置,当下权益市场处在较好的风险收益区间。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我们相信现在所面临的重重困难终将找到解决的出路。投资者当前选择承受市场波动对应的预期回报水平的是相当合适的。

  杨锐文(景顺长城基金):当下的主线是经济从收缩走向复苏,所以,复苏带来的各种机会占据主角地位。但是,从长期来看,全球化的进程已遭到破坏,未来的增量机会依然是变少,更多或许是存量结构调整的机会。

原标题:【【兴证策略】百亿基金经理如何看十大问题?
内容摘要:前言: 基金四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我们摘选了全市场主动 偏股型基金 的百亿基金经理季报核心观点,汇总整理成市场普遍关注的十大问题,一探百亿基金经理们对于2023年市场和热门行业投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9707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太卷了!“白酒军团”霸屏央视春晚!白酒经销商:今年高端酒大卖 忙得饭都顾不上
下一篇:吴京再破纪录 超290亿元!《流浪地球2》《满江红》火了 这些上市公司要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