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近年来,金融业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如何落实中央要求,进一步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3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上,多位业内人士发表观点。

  不断提升开放水平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要持续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和对外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继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中国银保监会也提出,稳步扩大银行业保险业制度型开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中国证监会则强调,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深化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

  “我们欢迎外资机构继续积极参与中国市场,共享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机遇。”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说,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为所有经营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曹宇表示,近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金融业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2018年以来,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项开放措施,其中涉及银行业保险业的有34条,这34条开放措施的相关法规修订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开放政策在多个方面已落地见效。

  一是取消了银行和人身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二是大幅减少了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取消了总资产经营年限等多项数量型限制要求,更加注重运用审慎性条件,综合评估申请人资质,吸引具备专业特色的优质外资机构进入,丰富金融市场主体,优化金融供给;三是丰富了外资机构类型,鼓励具有专业特色的外资机构参与中国理财、养老等领域的市场建设;四是基本实现中外资银行、保险机构业务范围一致,拓宽了外资银行、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范围。

  此外,进一步优化监管规则,针对外资银行保险机构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监管,支持其发挥与母公司的联动优势,更好服务本地客户。截至2022年末,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6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35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达911家。外资银行总资产达3.76万亿元。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8家外资保险机构和79家代表处,外资保险机构总资产达2.26万亿元。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也在提升,稳居全球主要货币前列。3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开放水平的提升,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和计价等国际货币的功能全面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也有较大提升。数据显示,人民币在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了约50%,2022年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是42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3.4倍。

  潘功胜表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主要工作是:一是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基础性制度,完善跨境人民币基础设施,扩大清算行网络。二是加快金融市场向制度型开放转变,进一步提高我国外汇和金融市场开放和准入程度,构建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融资环境。三是支持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健康发展,完善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的供给机制,丰富离岸市场人民币产品体系,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的良性循环。四是提升在开放条件下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最近这些年,金融开放的成绩有目共睹。我们将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金融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金融合作和治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

  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扩大金融业开放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抖客网,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曹宇说,只有继续毫不动摇扩大金融业开放,吸引更多全球高质量金融资源,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金融支持。

  “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第一大银行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但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吸引优质国际金融机构来华投资、拓展业务,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成熟的管理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市场,促使中资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曹宇表示,扩大开放将进一步助推金融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治理机制、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借鉴国际经验,实现中国金融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曹宇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标对表,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制度型开放水平。二是推动监管规则与国际接轨,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三是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们将在内外资一致的基础上,主动回应外资金融机构诉求,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激活在华外资机构的发展动力,促进中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共同发展。”曹宇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耀斌表示,面对全球变局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善于化危为机,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一方面要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高效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另一方面,在努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

  史耀斌认为未来要做好多方面工作:一是畅渠道,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加强制度性的开放顶层设计与国家发展战略一体规划、一体推进;完善负面清单制度,更好地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与国际市场对接规则、协调规制,发展好自贸区和海南自贸港;加大财税帮扶力度,提高中国企业打入海外市场和供应链中高端的能力,提高参与和构筑全球供应链的主动权。

  二是强动力,推进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加强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坚决遏制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垄断格局,推进相关行业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套构建中国特色重点领域的治理框架,完善法律体系。

  三是促活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协调。加强参与标准、法律、物流、货币等领域国际循环支撑体系建设,特别是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税收改革和全球税收治理。

  促进资本互联互通

  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机遇和选择。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市场的开放、稳定与发展,给世界提供了多元化的机遇与选择。”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一方面是中国坚定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稳中向好,并形成了难得的低通胀经济环境。近年来,中国的利率水平总体比较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并且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增强,在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充分支持的同时,也形成了有利于稳定通胀、稳定预期的货币金融环境。

原标题:【 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内容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近年来,金融业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如何落实中央要求,进一步推动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211767.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 信托业去年利润同比下降近四成 资产来源结构优化 产品“非标转标”趋势明显
下一篇: 消费贷不可重贷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