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披露的2022年年报来看,中国银行家族信托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105.60%;建设银行家族信托顾问业务实收资金规模890.00亿元,较上年增长29.91%;平安银行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新设立规模546.07亿元,同比增长43.6%;民生银行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规模106.60亿元,是上年末的3.5倍;山东信托已累计设立家族信托近1600单,存续规模近264.6亿元,同比增长20.27%。另外,浙金信托在受访时也透露,截至去年年底,家族信托管理规模达到了270亿元。
不过,在光鲜成绩单的“背后”,家族信托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有业内人士这样坦言:“囿于过去‘找信托就是买理财’的传统思维,很多人对家族信托仍有误解,把它当作一种理财产品的人不在少数。”“信托公司为了发展家族信托业务,往往给家族信托客户一个优先配置权。在非标紧缺时代,有1000万以上的客户就先设个家族信托,通过家族信托去买产品‘抢’额度,项目结束了,资金也就‘走’了。”
事实上,作为舶来品,家族信托来到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从2013年前后国内第一批家族信托落地,如今差不多走完了十年的历程,部分信托公司的家族信托业务甚至才刚刚起步。浙金信托总经理助理兼家族信托总部总经理黄永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家族信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庞大的生态圈去支撑,就国内而言,家族信托服务生态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正走向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需求“井喷”,全国超八成信托公司已启动家族信托业务
如果不是因为近期某公众人物的家族信托被“击穿”的事件,公众的目光似乎很难聚集到家族信托上来。毕竟,作为财富管理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家族信托在国内的设立门槛是不低于1000万元。
尽管家族信托有一些门槛,但在采访中,业内对家族信托的市场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随着一批“创一代”“富一代”的年龄增长,他们的财富传承需求会激发家族信托的市场空间。
胡润研究院与青岛意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22意才·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初,中国600万资产“富裕家庭”较上年增长2.1%至518万户,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较上年增长2.5%至211万户,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较上年增长3.5%至13.8万户。其中,拥有600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富裕家庭”较上年增长1.9%至186万户,拥有千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较上年增长1.3%至111万户,拥有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较上年增长3.7%至8.2万户。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尖端科技、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的崛起,近年来财富人群中不断涌现新经济领域创业者的身影。由华港联合家族办公室与《财富》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新经济家族办公室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底,国内“新经济超高净值人群(家庭金融资产在2000万美元以上)”数量达到2.4万人,过去5年内保持3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金融资产总额达到了1.2万亿美元。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国的十亿美金企业家平均年龄为60岁。而胡润研究院去年的调研显示,97%的中国高净值人群会考虑家族传承事宜,推进家族传承事宜的平均年龄为54.1岁。这也意味着,一些家庭将传承财富的问题摆在了桌前。
与此同时,在选择财富传承方式上,家族信托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根据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在高净值人群财富传承方式上,家族信托由2019年的20%升至2021年的21%。招商银行发布的《2020中国家族信托报告》也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于家族信托的认可度在过去几年中有所提升,家族信托在各类财富传承安排方式中的提及率为32%,仅次于保险(35%)。
此外,“离岸家族信托”受不少国内知名人士青睐。近期在岸家族信托市场也逐渐火爆,财富人群有了更多样的选择。华港联合家族办公室王佳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资产本就在国外或者有海外上市计划的人群,对离岸家族信托的需求更高;在岸家族信托更适合置入境内资产,对于境内人群而言在管理上也更加便利。
记者注意到,面对财富传承需求“井喷”之势,各机构正纷纷往家族信托方向上布局。除了信托公司,还有商业银行、券商、保险公司、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第三方独立家族办公室等,各展身手。
数据显示,全国超八成信托公司已启动了家族信托业务。根据中建投信托博士后工作站发布的《中国信托行业研究报告(2022)》以及外贸信托发布的《中国家族信托可持续发展报告》,2013年中国仅有6家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规模仅不足5亿元。截至2021年底,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59家(含存续)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占行业的比重超过80%,家族信托存量规模达3500亿元(1.5万单),较2020年增长30%,连续7个季度保持上涨。截至2022年9月,家族信托的存续规模约为4700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约34%。
另外,不少信托公司还专门设立了“家族办公室”部门。华东某信托公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的家族办公室业务正在起步阶段,主要根据高净值客户多元需求,提供“一站式”“管家式”家族财富服务。
多家银行私人银行也积极联手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上的合作。如去年6月份山东信托与浙商银行、去年8月份天津信托与华夏银行、去年12月份五矿信托与浦发银行等,纷纷在家族信托等业务领域建立合作关系。
在传统金融机构之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一批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家族办公室”,专注于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包括家族信托在内的个性化“财富管家”服务。
位于上海的优脉家族办公室告诉记者,与信托公司的“家族办公室”部门有很大区别,独立家族办公室的收费形式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咨询模式,更多基于买方定位,不售卖特定的金融产品,而是在全市场筛选符合客户需求的优质资产,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家族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业内:体量较大的家族信托业务模式,以私人银行为主导
尽管众多机构争相布局家族信托,但在业内看来,眼下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由于家族信托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少业内人士在受访时反映,很多人并不明白其为何物。“囿于过去‘找信托就是买理财’的传统思维,很多人对家族信托仍有误解,把它当作一种理财产品的人不在少数。”
在过去,由于国内信托公司主要开展的是理财信托业务,比如信托公司推出的各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服务信托业务特别是家族信托业务,是近年来随着家族财产保护和传承需求的出现才刚刚兴起。
图片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
原标题:【 找信托就是买理财?家族信托市场爆发的“背后”:机构“跑步”入场布局,服务生态仍处于起步阶段 】 内容摘要:近日,多家机构纷纷晒出家族信托成绩单,增量喜人。 从披露的2022年年报来看,中国银行家族信托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105.60%;建设银行家族信托顾问业务实收资金规模890.00亿元,较上年增长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21768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