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后开市,保险股走出久违的强势。其中,中国平安盘中股价重回50元以上,一度涨超7%。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亦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总体而言,2021年是保险股投资者难熬的一年,年初至今,保险指数下跌仍超过30%,仅次于教育板块,后者下跌了50%。
在保险股的粉丝群体中,不乏投资大鳄。巴菲特和戴维斯对保险股情有独钟,深圳隐形首富林立,也曾通过买入中国平安实现了财富的大幅增值。如何看待保险股的价值?保险股是否跌出了安全边际?“跌跌不休”什么时候才见底?
日前,在公益组织“茶道燕梳”的沙龙上,保险研究达人、大V“东先生”(本名吴文涛)与在座的投资者、保险业内外人士就保险股投资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
如何评判保险公司的真实价值?
很多投资者买保险股的理由之一,是看重保险公司的隐形资产,比表面上高出很多。保险会计基于概率论、大数法则对经营成果进行计算,过于复杂,让外界不容易看清其真实的价值。
那么,保险公司的真实价值到底该怎么衡量?鉴于保险业务的复杂性,全球对保险公司价值的评估有不同的方法。吴文涛在其新书《读懂保险股》中,梳理了三种常用估值方式。
第一种是在一般会计准则的视角下评估保险公司,和其他公司的评价方式一样,看重市盈率、净利润等指标。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与普通公司的评估方式接轨,容易理解,但缺陷也很明显,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净利润指标,在保险会计中调节性强,参考性低。另外,保险业按照时间确认收益,寿险合同保险期间往往长达十多年,把账面净资产视作保险公司清算价值并不公允。一般会计准则视角未考虑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业的现金流特性。
为了弥补一般会计准则下对保险公司价值的误判,19世纪60年代,英国人发明了内含价值评估法。
内含价值法体现了账面上经调整后的净资产,和未能体现在账面上、但未来会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流入公司的利润(有效业务价值),以及当年公司获取的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会在第二年转化为有效业务价值。
用内含价值的方式来评估保险公司有更公允的一面,但还是有投资者接受不了。因为这个方法里充满了假设:折现率是假设,死亡发生率,投资收益率还是假设。此外,内含价值法还有一个缺陷是与一般会计准则下评估结果差距太大,也让人产生怀疑。
近年,在一些国家,不少保险公司引入了“营运利润”的指标,以此引导投资者做出稳定预期。
营运利润左手牵着一般会计准则,右手牵着内含价值标准。它以财务报表的净利润为基础,剔除短期投资波动的影响、折现率变动的影响,以及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
营运利润由三大类构成,一是剩余边际摊销,这是把保险公司未来的现金流按一定比例折现为本年度利润的做法,二是净资产投资收益和息差收入,基于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5%左右)计算的投资收益,三是营运偏差,即实际保险事故给付、费用、退保优于会计准备金的评估假设所造成的风险边际释放。
保险公司在每年的净利润里,减掉或者加回剩余边际摊销的偏差、投资收益的偏差、营运偏差,得到营运利润。营运利润的好处是杜绝了一次性的大幅变动,形成一个稳定可预测的价值结构。缺点是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性需要时间来验证。
境内保险公司中,2017年中国平安开始公布营运利润,2019年中国太保也开始采用,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尚未采取营运利润的计算方式。
吴文涛表示,三套准则每一套都自成体系,又相互勾稽,了解了背后的逻辑,有助于让复杂的保险公司分析变得简单。
对保险股价值认定方式,影响着保险股投资的买点和卖点。比如,看重内含价值的戴维斯买入小保险公司,在其被收购重新估值的时候大赚一笔。看重复利价值的巴菲特买入保险公司,长期持有,获得保险公司低成本度浮存金。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买点和卖点的分辨则要困难很多。
保险股是否跌出了安全边际?
年初至今,保险指数下跌33.7%,仅次于教育股,后者下跌幅度超过50%。个股方面,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两家在业界受到认可的优秀公司都跌破了四年来的新低。如果按照内含价值评估,两家的公司当前市值相比上半年末的内含价值分别打了6折、5折。保险股反转时刻何时到来?投资者和保险业都在追寻答案。
用内含价值法、营运利润法分析保险公司的业绩,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这轮下跌的背景,以及未来几年保险公司的盈利情况。
半年报业绩显示,上市保险公司无论是保费收入及增速,还是新业务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率,整体上呈现了出下滑的趋势。
如前所述,保险公司有大量的、未来按照合同约定流入公司的利润,即有效业务价值。靠着有效业务价值逐年释放出的利润,保险公司是比较“滋润”的:即便当期新业务出现了下滑,靠过去高增长的续期业务,公司收入增长也不会太差。
值得注意的是,有效业务价值的利润释放能力,会随着保单年限的减少而逐年下降,直到归零。新业务价值一直下滑,预示着次年由新业务价值转化而来的有效业务价值的增长也会放缓。两重负面因素的夹击,对保险公司利润的影响会逐渐体现,这正是本轮保险股下跌的背景。
保险公司壮士断腕
业绩承压之下,保险公司股价节节败退。从中观视角看保险行业所在的阶段,或许有助于理解这次下跌的深度。
自1979年中国保险业务恢复运营,行业走过了42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恢复期(1978-2000年)-快速扩张期(2001-2010年)-松绑创新期(2011-2016年)-规范发展期(2017年至今)四个阶段。
原标题:【中国平安重回50元上方!保险股到了抄底的时候吗?】 内容摘要:国庆节后开市, 保险 股走出久违的强势。其中, 中国平安 盘中股价重回50元以上,一度涨超7%。 新华保险 、 中国太保 、 中国人寿 、 中国人保 亦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总体而言,2021年是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2242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