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6日,2023首届广州白云国际物流产业峰会上,运联研究院高级研究总监田勇带来《2022跨境电商物流行业洞察白皮书》解读。本文整理了其演讲内容中的精华部分供分享:
(运联研究院高级研究总监田勇)
跨境电商出口发展历程的阶段化分析
我国跨境电商几乎是和国内电商同时起步的,都是在20世纪末及新世纪初,国内互联网创业迅速兴起及泡沫破裂前后,凭借我国货物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稳扎稳打二十余年的资源积淀、加入WTO,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二十余年一路走来,跨境电商总体上伴随着我国货物贸易入世后的一路高歌猛进,抖客网,经历了最初的以电子商务之名、行电子信息展示之实的自发探索阶段,逐步走向成熟。目前,行业进入以解决供应链运转效率为主题的第二阶段。当前,经历了疫情的大洗礼,行业正处于从走向成熟的第二阶段向聚焦提高品牌变现效率的第三阶段转换。
1)一切还要从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开始
关于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真正起源和确切的时间节点,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但我们可以从传统大贸,即B2B出口及2C的线上跨境交易两条线索出发,去找寻以出口为第一推动力的我国跨境电商的滥觞,并呈现以自发探索为特征的行业发展最初阶段的主要矛盾。
从诞生之日起,到线上跨境交易闭环成为行业标配为止,可以说是跨境电商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行业各个参与主体的自发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旨,是努力解决信息流通效率不高的矛盾。货物贸易旺盛的出口需求、外贸交易相对繁琐的信息交流方式、互联网信息展示技术的成熟,是彼时跨境电商产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进而在持续高涨的出口需求推动下,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催化下,在以Paypal、支付宝为代表的成熟支付方式的助力下,第一阶段在2008年次贷危机前后,总体上完成了行业赋予他的历史使命。
在此期间,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代表的传统大贸业务,和以eBay为代表的2C业务,均完成了电子化交易闭环的打造和卖家资源池及流量的初始积累。
可以说,伴随着以提升信息交互效率为主题的自发探索、野生状态成长的跨境电商,开始摆脱信息展示的“伪”电商形象,进入发展正轨。
2)第三方平台的兴起将跨境电商出口推入红海
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切换,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其背后,是跨境电商出口行业内在主要矛盾的切换。
外贸“黄页”们所肩负的降低信息壁垒、缩小信息差、对接供需、提高买卖双方信息接触及沟通效率的使命,逐步达成。在此过程中,对效率的追求,已经逐渐不再局限于买卖信息的范畴,而是开始向全链条的交易效率以及基于更高的交易效率,买卖双方寻求更加高的供应链运转效率的境界转移。
没有跨境交易的全面电子化,就根本谈不上供应链效率的提升。
继续沿着2B大贸和2C跨境电商发展的两条线索前进。2B线条上,2005年上线的聚焦小额B2B业务的敦煌网(DHgate)开创了行业内2B跨境电商业务的线上闭环。紧接着,2009年,大龙网上线。
而2C线条上,则呈现出了第三方交易平台全面崛起的繁荣态势。2006年,eBay开始正式以官方的名义赋能中国卖家。2010年,背靠阿里的速卖通诞生,并最终定位为2C平台。2012年,亚马逊开始向中国卖家开放入住。
此外,Ozon、Cdiscount、Coupang、MercadoLibre等琳琅满目的各大新兴平台不断涌现,纷纷抢滩中国,大力吸引中国卖家入驻。
和国内外众多第三方电商平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行情相伴相生的,是入驻卖家的体量和能力,逐步正规化、专业化、品牌化。
无论是铺货还是精品路线,很多脱颖而出的卖家早已摆脱了野生阶段的单兵作战或团伙经营,搭建起了自己的供应链管理和专业运营团队。甚至,有些卖家向上游积极开拓价值,从无牌到贴牌,再到后来,甚至干了ODM的活。
此外,越来越的工厂不再满足于生产环节的价值,开始利用自身生产能力优势和上游供应链管理经验和资源积累,拥抱平台,创立品牌、独立设计、独立生产、亲自下场、直面买家需求。
以供应链效率的竞争为核心竞争点的跨境电商发展第二阶段,不仅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而且为跨境电商出口行业内新兴商业模式和新阶段、新竞争境界的达成铺平了道路。
3)疫情塑造了跨境电商出口迈向新发展阶段的质变
从第一阶段的信息流通效率的提升,到第二阶段以供应链效率为核心壁垒的比拼,再到下一阶段更高段位的竞争,都是以前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壁垒沦为后一阶段的进入门槛为标志的。
当足够强大的供应链效率,普遍成为市场准入门槛的时候,跨境电商出口的第三阶段必然会到来。但现实是,疫情的突然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将跨境电商出口品牌的重要性推高到了行业共识的位置。即便市面上大部分卖家依然是在供应链效率上努力,去打造自己的壁垒,但不可否认的是,迈向下一阶段的竞争已然拉开了大幕。
跨境电商出口以品牌变现效率为核心竞争要素新发展阶段,考验的是品牌能够在多长的周期内,多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塑造目标客户的购物决策及需求。
这个段位的竞争中,卖家极致的供应链效率是品牌形象、影响力、品牌生命周期长度背后的基础要素,是进入该段位参与竞争的卖家的基操。
从这个意义上讲,独立站的兴起,可以被看做跨境电商出口第三阶段竞争开启的标志。因为,其兴起本身就是第三阶段围绕品牌展开全方位竞争的结果之一。
跨境电商出口持续受到各界关注的根因分析
政策和媒体口径下,跨境电商出口经常被冠以“新兴贸易形式”、“国货出海新动能”、“数字经济新业态、新引擎”等以“新”为核心特征的定位。那么,跨境电商出口究竟“新”在哪里?
运联研究院认为,跨境电商出口的“新”,在于实现了,并且正在持续推动国内制造业触及更加下沉的海外底层消费品需求。
海外需求端越是下沉,采购(消费)主体也就愈发分散(无论是地理意义上、单次订单规模上,还是消费者数量上)。
终端采购(消费)主体的分散程度,直接决定了行业需求总体上的稳定性,即采购单元之间采购需求的互相替代性更强,导致总体上的需求稳定性更强,总体需求稳定性和行业韧性成正比。
韧性越强,则代表着整个跨境电商出口的需求基本盘也就越安全、越稳固。这也是传统大贸所无法比拟的行业抗风险能力更加强大的所在。
企业类型及属性划分
1)五大类企业分别对应不同的出身
原标题:【《2022跨境电商物流行业洞察白皮书》解读:7000亿大市场路向何方?】 内容摘要:2023年5月6日,2023首届广州白云国际物流产业峰会上,运联研究院高级研究总监田勇带来《2022跨境电商物流行业洞察白皮书》解读。本文整理了其演讲内容中的精华部分供分享: (运联研究院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22726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