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一
中国平安(601318.SH)是一家什么公司?不知市场没读懂她,还是10万亿总资产的她让人读不懂:从研发投入与产出及赋能来看,称其为科技公司或不为过;就利润贡献、市场认知而言,冠之保险巨头几成共识;而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是后者。
10月28日,中国平安报收51.30元/股!微跌0.68%,动态PE(市盈率)8倍左右,这是A股对中国平安新出炉的三季报之回应。
10月27日,中国平安公布2021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87.37亿元,同比增长9.2%;年化营运ROE为20.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6.38亿元,同比下降20.8%;集团总资产首次突破10万亿元,为10.08万亿元。
“投资收益下降致使净利润承压,营运利润保持稳定:平安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816.38 亿元,同比-20.8%,其中Q3单季度-31.2%,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国盛证券研报分析。
该研报认为,减值及Q3市场波动拖累总投资收益率:受华夏幸福上半年减值影响以及 Q3 权益市场波动增加,平安总投资收益率有所下滑。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投资收益率4.2%(上半年为 3.8%)、总投资收益率3.7%(上半年为 3.5%) 。
至于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逾两成的原因,中国平安称,主要受公司对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等调整的影响。2021年第三季度,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69.01亿元,同比增长7.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33亿元,同比下降31.2%,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的拨备(包括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其他权益调整等)无重大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下降31.2%之外,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亦分别下降了54.5%、36.6%、51.2%;中国太保则微降0.5%。业界分析:其利润下滑的原因,除了会计和精算原因之外,即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赔付增加和投资不利是主要原因。
不过,中国平安的前十大股东持股稳定,其近期股价亦明显反弹。
由此,市场聚焦点仍在于中国平安的两成净利润降幅上;而未过多关注其它业务板的增长,包括平安三季报的科技业务收入及利润增幅;并且平安仍被冠之为保险巨头。
这无可厚非,因为市场有其认知惯性,包括其估值逻辑,就寿险业而言,左右其业绩指标是堪称增长引擎的“新业务价值”(NBV)。事实上,就平安目前的NBV来说,其突破性拐点仍待观望。
国盛证券亦认为,前三季度平安 NBV为352.37亿元,同比-17.8%基本复合预期。公司代理人数量压实力度加强,截至本期末共有70.6万代理人,较Q2末下降19.5%。公司渠道改革持续深化,完善钻石队伍绩优体系、稳定潜力队伍、实施优+高质量人员招募提升优质新人占比。银保渠道方面也优化队伍结构、加速新模式落地。但考虑到全年保障型产品销售乏力、代理人数量的脱落,全年预计公司NBV为-11%。
“NBV下滑明显,代理人‘清虚’力度加大。”信达证券分析,其逻辑是: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NBV同比-17.8%至352.4亿元。其中,平安新单保费同比-4.5%至1147.5亿 元,源于“重疾炒停”导致保障型产品需求下降、代理人渠道“清虚”导致销售人员的大量流失以及代理人素质与客户保险需求不匹配;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下降5.0%至30.7%,主要由于储蓄类产品占比提升。
对此,中国平安方面的态度是:平安寿险率先启动高质量转型,主动迎接市场挑战。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736.84亿元,同比下降2.3%;新业务价值352.37亿元,同比下降17.8%;三季度,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费环比二季度提升6%。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平安寿险坚定不移地深化渠道及产品改革,确保可持续健康发展。渠道改革主要是实施代理人队伍分层精细化经营,通过数字化赋能,优化队伍结构,三季度钻石队伍保持稳定,银保、电网销等多渠道协同发展。
国盛证券的投资建议是:平安负债承压及净利润表现均已有所预期。当前随着华夏幸福影响的缓解以及对Q4利率的预期,投资端压制逐步缓解,虽然对明年开门红预期仍有压力,但随着渠道改革不断深化、高质量代理人占比的提升,寿险有望逐步走出困境。
季报来看,中国平安对此亦是充满信心,其表示:数字化改革助力试点部业绩提升,试点部新业务价值三季度环比提升5%,人均新业务价值三季度环比提升12%。产品改革主要是进一步深耕重疾保障市场,满足多样化的保险需求,推动“保险+健康管理”及“保险+高端养老”服务持续升级,让保险“有温度”。
客观而言,平安交出了一份符合市场预期的三季报成绩单;其股价表现亦相对平稳。
宏观来看,中国三季度GDP增速破5,回落至4.9%,这一季度的中国经济,从中微观到宏观,相关行业的利润增速都或多或少受到些许遏制。但观察9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就工业整体而言,今年是利润大年。前9个月的利润是6.3万亿,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利润(6.2万亿)。
事实亦如此,总体经济呈结构行情,K字走势,喜忧参半。
二
此时,如果观察的“点”落在科技上呢?单纯从平安的科技业务板块来看,其前三季度收入732.27亿元,同比增幅12.6%。就营收、赋能而言,称其为科技公司并无不妥。
而且,前三季度平安的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5423项,累计达36835项。此外,平安AI驱动的销售规模达1863亿元,占总销售规模27%;平安AI坐席服务量约15.4亿次,占总坐席服务量56%。
根据平安财报,其科技业务“反映汽车之家、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等经营科技业务相关的子公司、联营及合营公司的经营成果”。
平安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一位平安高管曾告诉经济观察报,我们当然也是一家科技公司;从其研发投入与产出,包括赋能角度看,此言不虚。
如中国平安方面所言“科技赋能主业高质量发展,医疗生态圈加速落地”。截至2021年三季度,平安整体医疗板块累计服务187个城市,赋能超4.3万家医疗机构,惠及约112万名医生、服务322万慢病患者。
以及“陆金所控股致力于成为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服务平台,深耕中国小微企业主和工薪阶层的贷款需求,并为快速增长的中产阶层和富裕人口提供量身定制的财富管理服务。”平安方面称,“2021年9月15日,汽车之家发布‘生态化’战略升级,通过建设‘汽车之家+平安’双生态,全方位服务消费者、主机厂和汽车生态各类参与者。”
不过,如果从中国平安的利润贡献占比来看,称其为保险巨头亦属正常。
其科技收入的前三季度利润为74.37亿,占比6.3%。按照贡献占比大小的排序依次是:寿险及健康险业务(727.01亿,占比61.2%)、银行业务(168.87亿,占比14.2%)、财产保险业务(132.21亿,占比11.1%)、科技业务(74.37亿,占比6.3%)、其他资产管理业务(71.92亿,占比6.1%)、证券业务(28.08亿,占比2.4%);信托业务(18.69亿,占比1.6%)、其他业务及合并抵消 (负增长33,78亿),占比-2.8%)。
换言之,三季度的八大业务项目中,其科技业务排序第四;而平安的银行业务仅次于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原标题:【【首席观察】平安估值之惑】 内容摘要: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一 中国平安(601318.SH)是一家什么公司?不知市场没读懂她,还是10万亿总资产的她让人读不懂:从研发投入与产出及赋能来看,称其为科技公司或不为过;就利润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3783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