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谢奀国 实习记者 席文 报道
近日记者从中国邮政网获悉,中邮消费金融拟对2022年欺诈风险标签与网贷黑名单服务入库项目进行招标。据介绍,此次中邮消费金融主要采购风险标签产品,分两个标段进行,分布采购欺诈风险等级产品和网贷黑名单产品。总预算1214万元,这一金额较2019年底的中邮消费金融风险标签产品采购项目预算1000万元高出214万元。可见在风险防控方面中邮消费金融加大了投入力度。
据悉,P2P等网贷平台野蛮扩张时期,市场中曾出现一支庞大的“撸贷大军”。2017年年底,现金贷监管之后,部分撸口子用户群体开始往持牌金融机构迁徙。
行业人士指出,银行系统接入的是央行征信,很多网贷记录可能查不到。往往是逾期上升后才收紧风险敞口,对撸贷群体是防不胜防。因此部分风控能力不足的金融机构开始引入外部力量支持。从源头防范骗贷、撸贷,才能有效管理信贷风险,控制不良率。“消费金融公司仍需不断利用自身金融科技能力,建立优化自己的反欺诈体系,精准防控骗贷、撸贷行为。”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直言。
此次风险标签产品后将对公司的风控工作有何助益?计划如何提高自主风控能力建设?就相关问题,记者咨询了中邮消费金融方面。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过度营销、无序放贷,撸贷大军盯上持牌机构
购买一张电话卡,养卡半年后,一次性下载几百个超利贷APP,开始申请贷款,下款后借款人直接失联。P2P等网贷平台野蛮扩张时期,市场中这群专门针对“714高炮”网贷平台下手的用户被称为“撸贷大军”。
2017年年底,现金贷监管之后,部分用户还清债务后强制上岸,部分用户大规模逾期,直接变成黑户,还有部分撸口子大军往持牌金融机构大量迁徙。据悉,当前这部分用户主要瞄准信用卡业务、银行的特色贷款产品,以及地方农村信用社、持牌消金、互联网银行等。
被撸贷大军盯上的直接结果就是风险的加快积累和暴露。以银行消费金融中的代表性产品信用卡为例,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3.76亿张,同比增长18.4%。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28张。与此同时,截至9月底,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坏账)总额226.17亿元,较上季度末增长15.27%;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坏账率)的1.33%,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08个百分点。信用卡的坏账在持续飙升。
为何撸口子大军选择转向上述持牌金融机构?行业人士指出,这与市场中消费贷这类纯信用贷款产品的“泛滥”现状有一定的关系。
从校园贷、租金贷、培训贷,到彩礼贷、二胎贷、墓地贷,可以看到,随着零售转型的推进,上至各家银行近年来纷纷开展全线上、纯信用的消费信贷,下至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及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消费贷也是层出不穷。从各平台消费贷产品的特点来看,额度最高多数在20万元一下,期限在1年~3年之间。
中国人民银行9月8日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0年)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人均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3.51万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不含住房贷款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07万元,同比增长7.9%。
在消费金融领域,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5246.49亿元,同比增长5.18%;贷款余额4927.8亿元,同比增长4.34%。
其中就中邮消费金融来看,该公司近年来规模扩张速度在同业中较为亮眼。2017年顺利扭亏为盈,中邮消费金融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2019年底,中邮消费金融的资产总额分别为236.71亿元、306.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29.5%。同期,中邮消费金融分别实现净利润2.03亿元、3.4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199%、71.92%。
2020年,中邮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4.02亿元,资产规模增加至340.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19%、10.93%。虽相比之前两年有所放缓,但在消费金融行业普遍受新冠疫情冲击的行业大背景下,中邮消费金融的上述两项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今年上半年,中邮消费金融更是因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成为持牌消金中的业绩黑马。据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报,截至报告期末,中邮消费金融总资产365.56亿元,较年初增长了7.5%。但净利润却达到了7.91亿元,在已披露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居第三位。相比之下,2019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中邮消费金融分别实现净利润1.39亿元、0.49亿元,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526.53%。
“跑马圈地”式的展业方式也容易埋下风险隐患。谈及信用卡逾期上升,有从业人士称,信用卡粗放的发卡模式,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此外,有分析称持卡人办理多张信用卡,以卡养卡的现象普遍存在,也是导致信用卡业务风险积聚的另一原因。
同样,在持牌消费金融行业,也有部分持牌消金对进行管理信贷风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依靠“消费”金融牌照过度营销,无序放贷,谋求违规收益。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公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0)》,截至2019年末,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63%,略高于信用卡的平均不良水平;从不良贷款率的中位数来看,2019年末为2.03%,较上年末小幅上升。
对于资产质量方面,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报指出,通过加强风控,今年上半年中邮消费金融的不良贷款总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但未披露具体的数据。不过可以看到,中邮消费金融近期曾进行招标扩充催收力量。今年7月中邮消费金融对外发布的2021年委外催收服务项目招标通告显示,将采购委外催收机构并建立机构库。该催收项目总预算为5亿,资金来自企业自筹,项目共划分18个标段,涵盖了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区,催收服务商可与中邮消费金融各地区的营销中心进行合作,负责营销中心的催收业务。
监管重拳出击,消费贷款风险防控能力待提升
有行业人士评论指出,消费金融机构“重贷轻管”的违规行为,是导致消费类贷款频繁出现风险事件的根本原因。沉疴下猛药。对于消费贷泛滥和过度营销现象,监管方面也出台了针对性举措。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早有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不应超过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且借款人贷款余额最高不得超过人民币20万元。去年7月,银保监会正式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也规定,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20万元,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授信期限不超过一年。今年3月31日,抖客网,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告称表示,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营销渠道,均应明显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
原标题:【 中邮消费金融1214万元采购风险标签产品背后:骗贷、撸贷大军转战持牌机构,消金风控迎挑战 】 内容摘要:记者谢奀国实习记者席文报道 近日记者从中国邮政网获悉,中邮消费金融拟对2022年欺诈风险标签与网贷黑名单服务入库项目进行招标。据介绍,此次中邮消费金融主要采购风险标签产品,分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5074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