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发展•新秩序”宏观经济论坛暨创新峰会圆满落幕

11月25日,由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共同举办的2021宏观经济论坛创新峰会在云端上线。

围绕“新发展新秩序”这一主题,论坛邀请了政策研究者、经济学家以及企业家进行讨论分享,共同把脉中国经济走向,探寻全新发展路径。当天,出席2021宏观经济创新峰会的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正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稳步向前,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加坚实,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韧性。同时,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经济复苏仍面对诸多不确定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承受着压力。如何稳固中国经济的复苏态势,面对未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且在复苏中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在即将告别2021年的时候,社会各界最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2021宏观经济论坛暨创新峰会上,专家学者给出的答案是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认为创新与改革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惟一办法。人们期待的是,中国经济在保持必要增速的同时,货币与财政政策更为有效地配合、宏观政策与产业发展更为紧密地结合、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金融真正为实体服务,激发各类创新主体迸发活力。

五大宏观经济主题分享

经济观察报社执行总编辑文钊在论坛致辞中表示:“中国已经确定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这意味着能源体系的重构,也是一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机会无所不在,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能力去把握。”

作为专业的财经媒体,经济观察报选择在每年岁末举办宏观经济论坛,就是希望搭建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邀请经济金融和产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以理性、建设性为宗旨,共同探讨宏观大势。

随后,与会嘉宾陆续发表了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宏观经济政策如果要向微观基础延伸、与微观基础加以融合、围绕着微观主体进行配置的话,就要聚焦于市场主体,立足于市场主体。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要立足于市场主体力量的壮大,立足于市场主体的发展。只有保住了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保住了就业,也就保住了基本民生,从而保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盘。目前中国的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5亿,市场主体被赋予的作用和所拥有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条件下,宏观政策配置有了和微观基础深度融合的推动力。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认为,双碳战略实际上是需要双创来推动的,因为70%以上的将来用的技术,政策都有待我们所有的企业家来创造,来创新,而且这也是涌现无数的大企业、新企业、高效益企业的机会;中国实现碳中和要增加新的投资,不论怎么算都会超过150万亿元,那么150万亿元就比GDP大出很多,这就意味着是第二次的财富分配的机会,这些新的财富绝大多数要在城市之间和新创的企业之间获得分配,因为财富是创造出来的,投资也是企业来投的,这是财富第二次创造和分配非常好的机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表示,中国现在讲科技立国,讲金融如何更好促进科技发展的时候,首先应该推动科技本身的发展,科技的成果能够更有质量,能够更加具有开拓性,具有潜在的生产潜力。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这部分的成果才可能逐步地对产业所认可,并且在这种现实的产业中呈现出来。金融这时候能够搭好科技和产业之间的桥梁,使得科技和产业能够实现很好的联通。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做了《“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面临的新环境》主题演讲,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是,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艰苦努力。一是更加注重扩大国内需求;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五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预判,未来10到30年,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地仍然在中国,而不是在其他国家。大家不要被这些短期的经济下行所左右,应该看到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中国经济的本身潜在增长力恐怕就是在5.5%到6%之间,如果今年能够增长8.5%,应该是很高的增长速度了。两年平均下来,增长速度也是在5.5%左右。

四场主题圆桌对话

11月25日下午,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郭宏超在峰会致辞中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正在逐渐减弱,中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开市,显示了决策层进一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心,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基石,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力量。

峰会设置了四场论坛即圆桌对话,分别为“金融助力实体经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再升级”、 “创新推动城市升级”四个主题的圆桌对话,分别探讨金融如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实体支持、防范金融体系风险等问题。上市公司发展、促进“双碳”目标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等热点经济话题。

在“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部分,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原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王健教授发表了题为《金融开放与金融科技机遇》的主题演讲。

在随后的“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圆桌对话环节,由中国社科院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投融资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执行研究员陈经伟主持下,邀请渣打创投大中华和北亚区负责人张斐、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张胜、上海春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何贝娜、火链科技有限公司CEO袁煜明、北京富国大通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大治等嘉宾,抖客网,共同探讨了金融如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实体支持的同时如何防范金融体系风险等问题。

同时进行的平行论坛聚焦“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之路”话题,由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主持,携手元琛科技副总经理、执行董事陈志、振东制药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周红军、荣昌生物首席财务官李嘉、中以海德董事长、东方高圣董事长、东方略董事长仇思念、经济学家、创投专家、增量起源创始人、增量研究院院长、增量资本创始人张奥平等,围绕探索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变革之路、上市公司如何在经济产业升级的整体战略中扮演好角色、双碳目标下环保上市公司如何抓住发展机会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对过去一年资本市场表现突出的公司,从科技创新和投资价值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荣誉表彰。

随后“可持续发展再升级”、 “创新推动城市升级”两大主题的圆桌论坛同时开启。

原标题:【2021“新发展•新秩序”宏观经济论坛暨创新峰会圆满落幕
内容摘要:11月25日,由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共同举办的2021宏观经济论坛暨创新峰会在云端上线。 围绕新发展、新秩序这一主题,论坛邀请了政策研究者、经济学家以及企业家进行讨论分享,共同把脉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5319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从“流量之争”到“数据之争” 银行业如何打破数据孤岛?
下一篇:服务广受市场认可,国金资管定制家摘得“卓越品牌力资管品牌”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