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再现“签名作假”办理百万贷款事件 法院认为存在他人诈骗可能

  用户莫名“被贷款百万元”事件再次发生,银行需要更为严格有效的审核流程 

  《中国科技投资》张婷 龙敏 

  近日,中信银行(601998.SH)用户李文(化名)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其2017年在中信银行合肥分行以房产抵押的形式,欲贷款开火锅店,后因入伍未等到贷款申请审核完成。2019年李文退伍回家,发现在未签名、无合同的情况下,银行以他的名义申请了100万贷款,并划入陌生人账户中。 

  司法鉴定显示,以双方指定的样本上“李文”的签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支付申请书/委托书》、《个人借款凭证》等文件上的李文签名,与样本签名笔迹“两者不是同一人所写”。法院经一审二审后裁定为,可能存在有他人以李文名义借用李文、银行双方的贷款合同,骗取银行放款。 

  对此,中信银行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回复,合肥分行已经向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文偿还借款本息。目前该案件处于司法程序中,中信银行将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开展侦查,并密切关注法律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10月,《中国科技投资》记者曾报道过类似事件:威海的王女士在网站上购买二手房,后在指定银行中信银行办理按揭贷款。彼时,客户经理要求王女士在多张空白纸张上签字。然而,一个月后,王女士发现贷款已被成功办理,但相关合同签订日期当日自己并未到场,且合同的部分条款与此前约定事项存在出入。 

  100万贷款进了谁的腰包? 

  大学毕业后的李文面临两种选择:入伍和开火锅店。因担心体检不过关无法入伍,于是李文开始着手准备开火锅店。 

  由于缺少资金,在朋友许某介绍下,李文于2017年8月来到中信银行合肥分行申请贷款,并准备将名下的一处房产抵押,以获取开火锅店的启动资金。期间,中信银行合肥分行业务员张某拿出几份文件让王某签字,其中包括《中信银行借款申请表》、《贷款用途承诺书》、《中信银行个人房产抵押综合授信及最高抵押合同》等。 

  蹊跷的是,张某拿出的贷款文件均为空白材料。“当时业务员拿出一沓空白材料让我签名,并告诉我不要填写日期,除此之外,业务员帮我新办了一张银行卡,但登记的手机号码是许某的”,李文说,出于对许某及业务员的信任,于是李文照做了。 

  2017年9月7日,张某带着李文来到房产部门办理了房屋抵押手续,但此时贷款金额还未审批通过。三天后,李文接到入伍通知,于2017年9月12日凌晨搭乘专列至福建省某部队新训旅开始服役,由此放弃了开火锅店的计划。 

  新训前三个月,王阳上交了手机。但在之后的服役期间,张某联系到李文,询问个人信息维护相关事宜,因此李文亦向张某询问贷款办理进展情况,“张某当时说不清楚,后来银行那边一直没联系我,所以也就没放上心了。” 

  直到2019年9月,李文退伍回到家乡,这才得知他向中信银行申请的贷款早已发放,且父亲一直在给他还息,但钱款却不知所踪。“2018年,中信银行方面联系到我父亲,提及如果不还款会影响征信,就这样父亲还了10个月的本息,约10万元,而入伍期间父亲也没跟我说过这件事。”李文说。 

  退伍后,李文多次找到中信银行方面沟通,要求查看合同,但对方并未提供。于是李文转向银保监会安徽监管局投诉,这才看到了《支付申请书/委托书》、《个人借款凭证》等相关文件,贷款资金用途为“购买红木家具”。 

  根据安徽监管局的《曝光侦查意见书》显示,100万贷款资金按信贷管理要求全额受托支付至交易对象苏某账户中,贷款当日,苏某再将该笔款项转至赵某账户。随后,赵某账户分4笔将61万元转至吴某账户,分2笔将28.38万元转至李文父亲账户。李文父亲再分6笔将27.38万元转入许某账户。贷款资金实际未用于购买红木家具。

中信银行再现“签名作假”办理百万贷款事件 法院认为存在他人诈骗可能

  *图源:银保监会意见书 

  李文表示,他并不识苏某、赵某等人,而父亲的账户亦是由许某持有,“父亲与许某之前有工作业务上的往来,因此父亲部分银行卡是许某在使用。”而从银行流水看,许某曾通过每月向李文的银行卡转账的方式偿还本息。

中信银行再现“签名作假”办理百万贷款事件 法院认为存在他人诈骗可能

  *图源:银行流水 

  合同签名非同一人所写 

  李文因上述贷款征信已逾期40多次,无法办理贷款、信用卡等。看到合同及银行流水后,李文多次与银行沟通,希望妥善处理此事。但银行仅让李文签署一份“情况说明”,该说明中提到,“本人认可,本人在贵行办理的前述贷款采取委托支付方式并支付给受托支付对象,是系本人真实意愿且合法合规……”。

中信银行再现“签名作假”办理百万贷款事件 法院认为存在他人诈骗可能

  *图源:情况说明 

  李文认为该说明与实际情况不符,于是拒绝签署。沟通无果后,2020年6月,李文将中信银行告上法庭。 

  庭审中,李文称从未填写过《支付申请书/委托书》、《个人借款凭证》等文件,且对贷款去向不知情,要求银行方返还本息。因此,李文向法院申请对《支付申请书/委托书》等文件进行笔迹鉴定。 

  根据《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显示,法院委托安徽惠民司法鉴定所进行了笔迹鉴定,以双方指定的样本上李文的签名为对比,结果显示《支付申请书/委托书》、《个人借款凭证》上的李文签名,与样本签名笔迹“两者不是同一人所写”。

中信银行再现“签名作假”办理百万贷款事件 法院认为存在他人诈骗可能

  *图源:鉴定结果 

  北京度宇律师事务所职务主任景博文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笔迹鉴定对李文有利,如果是业务员故意伪造的合同,而且与实际收款人串通,则业务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一般认定为贷款诈骗罪。但在实践中,有些法院认为银行属于企业,张某作为银行业务人员,利用了便利,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因为银行也是受害单位,不会承担刑事责任,但需要承担监管不利的责任。如果对王某构成损害,还需承担赔偿责任,如退还已经支付的利息等。” 

  法院经一审二审后裁定认为,根据上述实情,可能存在有他人以李文名义借用李文、银行双方的贷款合同,骗取银行放款。“本案中,原告(李文)主张的金融借款纠纷中涉嫌他人犯罪事实,已由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经济犯罪调查大队立案受理,依据先刑后民处理原则,本案的民事诉讼,应当先裁定驳回起诉,待上述刑事案件处理完毕后原告可再提起民事诉讼。” 

原标题:【 中信银行再现“签名作假”办理百万贷款事件 法院认为存在他人诈骗可能
内容摘要:用户莫名“被贷款百万元”事件再次发生,银行需要更为严格有效的审核流程 《中国科技投资》张婷龙敏 近日,中信银行(601998.SH)用户李文(化名)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其201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98337.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 因同业单一客户风险暴露占比超标,青县青隆村镇银行被罚20万
下一篇: 一边批量注销,一边密集增资,小贷行业整合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