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不”心头事 让消费更快热起来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当前,我国扩大消费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要下力气解决“不便、不愿、不敢”的难题。“饭碗”稳了,百姓才有钱花、敢花钱,扩大消费才有基础、有支撑。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政府工作报告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各地商场、超市、影院剧场、旅游景点人气显著回升,久违的“烟火气”加速回归。商务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较上年农历同期增长27.8%,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6.8%。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扩大消费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从供给侧看,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不便消费;从需求侧看,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加之受疫情影响,抖客网,百姓收入增长放缓、预期下降,不愿消费、不敢消费。恢复和扩大消费,就要下力气解决“不便、不愿、不敢”的难题。

  腰包鼓了,人们才敢“花钱”。这就要在增强消费信心上下功夫。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可以适当增加消费信贷。还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从而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饭碗”稳了,百姓才有钱花、敢花钱,扩大消费才有基础、有支撑。

  解决好“有钱花”的问题,还要让钱花得值。这就要优化供给,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供给端的优化是促进和扩大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人群有消费能力但不愿意消费,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市场未能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热”起来,就要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扩大优质供给,提升服务品质,改善消费条件,充分满足居民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在优化供给的同时,还要补齐消费环境的短板。以农村消费为例,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需求也不断升级,而农村消费环境还存在不足,如山寨食品“狂飙”等问题。在一些城市,社区生活不便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影响了居民消费。有研究显示,城市居民一半以上的日常消费支出都集中在社区周边1公里范围内,也就是步行15分钟的距离内。这意味着,社区消费在生活服务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前,商务部已将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那么,让消费“热”起来,就要补齐消费发展短板,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人间烟火气,是最动人的经济图景。相信在各项促消费政策的强有力护航下,消费将进一步热起来、火起来,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能。(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着力扩大消费,助力经济回归中高增速

     扩大消费要打破隐性壁垒

原标题:【解决“三不”心头事 让消费更快热起来
内容摘要: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当前,我国扩大消费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要下力气解决“不便、不愿、不敢”的难题。“饭碗”稳了,百姓才有钱花、敢花钱,扩大消费才有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20695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中经评论:培育更多“金种子” 为种业装上“中国芯”
下一篇:为“银发族”安享晚年多筹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