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近些年来,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快速推进,城市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产业、人口和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空间聚集,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带动我国经济总体效率提升。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这就意味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推动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需要看到的是,我国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大中小城市的经济规模悬殊,部分产业定位相近,导致有的城市群虽在空间上实现了聚集,但在资源辐射、经济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问题凸显,城市群发展呈现核心联动不够、区域发展相对分化的态势。应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群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抖客网,协调处理各要素资源、各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在统筹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通过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促进功能、空间、产业、城乡、制度等方面的协同,进一步发挥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集聚与外溢效应,以协同创新引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以功能协同促发展。城市群并不是城市之间的简单组合或相加,“群”的概念意味着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相互协作、合理分工、优化发展,促使城市群获得比单个城市更大的分工收益和规模效益。城市群通过核心城市的引领来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使得整个区域功能更加优化、竞争力更强。对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的优势功能实施差异化布局,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协调效应的发挥,使城市群功能得到最优发挥。
以空间协同促集聚。城市群通过城市间地理空间邻近实现“1+1>2”,进而形成超越单一城市经济的集聚效能。城市群在顶层设计和区域规划中,宏观上需要以产生集聚效应来引领城市群的发展,微观上则需从城市群内外要素流动、功能定位和空间结构协同入手。对同一城市内空间规划应实行“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干到底。对不同城市间的规划应根据整体发展统筹协调,采取有效措施盘活空间资源。
以产业协同促高效。城市群通过相应的机制来实现要素资源的集聚与配置,可使区域性产业实现互补共生,从而推动产业协同、资源共享、责任分摊、功能联动,进一步避免资源重复浪费甚至产业恶性竞争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实践证明,在科学规划引领下,根据城市群不同的资源禀赋合理分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协同,有利于不断实现城市的特色化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区域竞争力。
以城乡协同促融合。在城市群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城市与城市间的协同发展,也不能忽视城乡协同,否则就可能会加大城乡发展的差距。应把乡村振兴与城市群建设联系起来,充分考虑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及农村的发展定位,构建合作共赢的城市群。要在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优化配置基础上,促进并实现各类要素、人才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以制度协同促共治。协同制定与城市群发展相适应的一揽子制度,如合作机制、互助机制、补偿机制、保障机制等,有利于实现城市间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有效提高区域的创新动力和抗风险能力。要打破利益藩篱,扫除阻碍要素资源配置的壁垒,通过创新完善利于城市间资源扩散和渗透的体制机制,使不同规模的城市间联动趋于紧密,推进城市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通过探索形成科学、高效的城市群治理体系和结构,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徐晓明】
原标题:【徐晓明:以协同创新引领城市群发展】 内容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近些年来,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快速推进,城市数量和规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21686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