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2022年业绩报告出炉,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69%,研发能效提速启航

4月28日,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66,以下简称“中国长城”“公司”)公布2022年度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长城整体经营平稳,总资产338.7亿元,同比增长3.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同比下降21.15%;系统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71亿元,同比增长0.54%;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9.52亿元,同比增长45.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6.6亿元,同比增长40.7%;毛利率达到25.2%,较去年提升4.3%,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10.9%;全年股价持续修复由8元/股上升到12元/股左右。

  

为夯实未来竞争力,中国长城践行“芯端一体,双轮驱动”的战略布局,持续加大技术侧的研发投入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5亿元,同比增长5.98%,创历史新高。新申报专利173项,斩获多项科技类奖项,首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认定。“十四五”以来,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8.8亿元,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超三成,研发投入及占总营收比例逐年双升,核心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公司加速集聚可持续发展动能创造有利条件。

  

2022年是中国长城“不忘初心、再造长城”的筑基之年。回顾2022年,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影响着公司经营。身处暴风雨中,中国长城直面挑战、信心坚定,坚决有力服务国家战略,努力保障业务连续,确保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支持。过去一年,公司精准务实、固本拓新,把握信创产业的历史契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深耕计算产业和系统装备两大主业,在关键技术研发攻关、行业市场开拓、重大项目实施、核心主业锻造等方面取得多项新业绩、新成效,为网络强国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长城力量。

  

主业进一步聚焦,金融机具产品六年蝉联国内榜首

  

报告期内,公司主责主业进一步聚焦,已形成8项业务10家骨干企业聚力发展的新局面。在计算产业方面,形成中电长城、长城信息、长城电源等为主体的“四控四参”发展格局;在系统装备业方面,形成以中原电子、圣非凡、湘计海盾、长江科技等为主体的“六控一参”发展局面。产品图谱体系能力快速提升,以计算产业为核心,已初步完成产业链布局。

  

报告显示,中国长城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市场拓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在计算产业方面,公司提能蓄势,发展质量、发展能力明显提升。计算终端方面,深入侦查研究重要政策文件和“东数西算”等市场机遇,在党政市场持续发力,信创产品实现中央机关全覆盖和进入31个省市政府采购目录,加速向全国区县信创市场推广;行业市场全线出击,主力产品入选邮储银行、工商银行、中国能建、中国中车、中国电科、中国电信等多家央企,多个关键行业领域实现销售突破,为行业市场推广奠定基础。计算部件方面,不断拓展服务器电源业务,高性能服务器电源业务国内市占率达到70%,进一步巩固了全球前三的行业地位。行业终端方面,进一步坚实金融主业,顺应行业信创发展,三期试点客户参与率达 90%;全年发布信创文印产品 20 多款。

  

在系统装备业务方面,结构不断优化,业务能力聚合增强。推动传统业务从整机向分系统、系统转型升级获得新突破,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规模稳步增长,承接/中标多项重点研制任务,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积极推动新兴业务发展,收入占比提升超 15%,其中,对外贸易业务打开新局面,全年签订合同超 5000 万元。

  

改革固本强基、研发效能提升,计算技术实现多项突破

  

“作为应对严峻复杂外部形势和谋求未来可持续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中国长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中国长城高级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李璇表示。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15亿元,同比增长8.69%,创历史新高;研发人员占比超三成,创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据李璇介绍,作为中国电子旗下计算产业的主力军,上市26年来,中国长城始终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前公司正主动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需要出发找定位、抓落实、谋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创新主体和产业龙头优势,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重大创新成果产出迭代、行业前沿技术研究,锻造产品生态链,建设高端人才队伍,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以科技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报告显示,目前,中国长城深度聚焦主责主业,坚持“芯端一体,双核驱动”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构建以“芯-端”为核心的自主计算产品链,全面带动“网-云-数-智”自主计算产业生态发展,通过集聚力量搭建平台、系统突破提能力,科技创新动能强劲。

  

报告期内,公司系统化推进五大业务体系改革调整,其中围绕强基,以“构建多能力中心研发体系、打造能力型组织”为导向,调整研发体系,重组长城研究院,抖客网,打造集约高效的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组织平台。研究院内设“产品研发中心”“技术研究中心”“职能管理中心”三类机构,成立“BC215”“1986”“2086”实验共享平台,推动业务单位研发中心实施双线管理,提高整体研发效能。

  

李璇表示,基于全新科研平台,公司不断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狠抓产品研发,支持市场拓展。2022年,成功研制6款终端、3款服务器产品,在智能运维、节能设计、系统安全设计取得技术突破,形成成套技术方案,并在S5000C产品实现;首次形成工控产品和平板电脑产品技术体系,全新构建射频天线设计,在VC散热技术取得突破。同时,公司狠抓软件研发,基于S5000平台服务器BIOS、BMC等固件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产品质量检测软件扩充CPU链路检测、内存检测、网卡/硬盘压力测试等关键功能,服务器集中管理软件鹰眼工具成功升级适配,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设备集中化管理效率。过去一年,中国长城还夯实研发基础,围绕“强基础、重预研、优验证”三种能力着重提升。2022年累计将502项需求落入到下一代产品规划设计,对飞腾X100桥片、腾珑E2000嵌入式CPU提前开展技术预研,积极开展分布式块存储性能测试、web性能测试和虚拟化应用等多个应用场景的验证,全面提升产品规划能力、预研能力、测试能力。

  

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长城共有近50个政府资助项目获得批复,其中典型项目包括高端电 源管理芯片项目、高性能计算平台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金融业分布式核心系统、特种公共计算环境等。报告期内公司新申报发明专利173项,获批发明专利47项,斩获业界多项科技奖项,其中长城S2500/64核2U双路均衡自主安全服务器”项目通过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技术水平被认定为整体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在安全服务器系统架构设计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此项目也获得了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产学研用强势联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态势彰显

  

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持续推动在业务协同、产业链协同和社会化协同等方向的深入布局,成为中国长城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

  

原标题:【中国长城2022年业绩报告出炉,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69%,研发能效提速启航
内容摘要:4月28日,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66,以下简称“中国长城”“公司”)公布2022年度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长城整体经营平稳,总资产338.7亿元,同比增长3.5%;全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22380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抓红利、盯全域 阿里妈妈发布618商家经营扶持举措
下一篇:品牌回归产品蝶变,专注皮鞋35年的奥康“焕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