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入、降成本,持续扩大有效需求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扩大需求要处理好提升居民收入和降低经营主体成本的关系。只有兼顾提升居民收入和降低经营主体成本,才能实现消费带投资、投资促消费的良性循环,不断积聚内需力量。

  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扩大有效需求是重要发力点。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36亿元,同比增长9.3%;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8815亿元,同比增长4.0%。从消费和投资来看,内需保持恢复态势,但总体偏弱,对经济运行持续恢复的支撑力度还不够强劲。扩大有效需求仍需进一步发力。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扩大有效需求,首要的是扩大消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消费需求取决于消费能力,消费能力取决于收入情况。收入持续增加,未来收入预期良好,消费必然会持续扩容提质。6月13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90%。而此前不久,多个商业银行也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存款利率下调降低了居民消费的机会成本,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居民减少存款,增加消费。考虑到存款利率下调会导致居民调整金融投资产品结构,如果没有收入的持续增加,其对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抖客网,扩大消费最重要的还是要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从而稳定收入预期,形成消费稳步扩容提质的态势。

  投资具有乘数效应,扩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可以起到带动强、见效快的作用。因此,各地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投资项目落地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表现明显,但是民间投资动力和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数据显示,1—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01915亿元,同比下降0.1%。持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还需要着力降成本,让经营主体轻装上阵、大胆投资。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从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质效、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缓解企业人工成本压力等多个方面降低经营主体成本,鼓励经营主体投资。

  扩大需求要处理好提升居民收入和降低经营主体成本的关系。工资对于劳动者而言是收入,对企业而言是成本。劳动工资提高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最重要渠道。降低经营主体成本,并非要降低劳动者工资,而是在提高劳动者收入占比的条件下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消费和投资有内在关联性,投资会通过工资、利润、租金、利息等形式转化为居民收入,从而形成消费能力。只有兼顾提升居民收入和降低经营主体成本,才能实现消费带投资、投资促消费的良性循环,不断积聚内需力量。(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扩消费要优化供需结构

     扩大就业渠道促消费动能提升

原标题:【增收入、降成本,持续扩大有效需求
内容摘要: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扩大需求要处理好提升居民收入和降低经营主体成本的关系。只有兼顾提升居民收入和降低经营主体成本,才能实现消费带投资、投资促消费的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23720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高端粽子裹的啥“心意”
下一篇:辩证看待宏观杠杆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