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深圳市社科理论界举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精神座谈会。来自深圳市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结合工作实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畅谈学习体会和贯彻落实思路。
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吴定海表示,深圳市社科理论界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贺信精神,切实增强推动深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立足深圳鲜活生动的实践,总结提炼深圳先行示范经验,要聚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重大课题,推出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的应用对策成果,有说服力、有影响力的宣传阐释成果,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深圳智慧和力量。现摘编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的精彩观点。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讲席教授李凤亮:
“五个突出特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讲席教授李凤亮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它们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其中,连续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和平性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五个突出特性高度总结概括了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本质特性,显现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主意识。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现代化的新形态,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为其筑牢了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根基。坚守中华文明特性,意味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应对全球性风险的韧性能力;必须坚持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必须坚持文明多样化原则,促进文明交流交融,以更加开放的胸怀促进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必须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民族文明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就是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契机。其一,在文明内核层面,中华文明特质中的和平与包容决定了中华文明的连续、创新和统一。在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要是和平的、包容的文明,这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相得益彰。其二,在文明发展模式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文明结晶,将为其他民族的文化现代化提供新的模式选择。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其他民族现代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将全面提升。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展现了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的文明基因,体现出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图谱中的“东方智慧”和中华文明话语。这五个突出特性,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独特密码,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活性因子”,展示了中华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主要包括:
其一,丰富的求变精神。传统文化的求变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近现代化转型的动力因素。其二,深厚的包容机制。中华文化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强大包容力。其三,强烈的进取情怀。中华文化存在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
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开始了围绕着拯救民族危机、实现现代化为主题的现代转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化发展方式。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经历了数次大的转型和飞跃。第一次转型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爱国、进步成为这一时期的响亮口号。第二次转型,是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开启了我国文化建设新航程。第三次飞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使现代化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一阶段,我们党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次飞跃,是党的十八大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一种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铸就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成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程,得益于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少雷:
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少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方面概括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中华文明五方面突出特性的新概括、新阐释,既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传统的理性思考和自觉体认,也体现了对自身文化属性和文化特征的充分自信和充分认同,更体现了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未来展望和坚定信念。
从文化自觉的角度看,对中华文明五方面突出特性的凝练概括,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体现了充分的文化觉醒和历史自觉。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看,对中华文明五方面突出特性的凝练概括,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和境界品格,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信和历史自信。从文化自强的角度看,对中华文明五方面突出特性的凝练概括,深刻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体现了强大的思想伟力和价值引领。
陈少雷讲到,我们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强,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学习领会,持续研究阐释,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唐际根:
深植文化根脉 继续开拓创新
原标题:【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内容摘要:6月15日,深圳市社科理论界举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精神座谈会。来自深圳市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结合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23737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