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这场淀粉肠行业的“大地震”已然波及到了整个产业链,从生产厂家到小摊小贩,无人可以逃避。不得不承认,这起事件已成了“罗生门”,多方各执一词,真相暂时还未浮出水面。还原事件真相成了当务之急,这有赖职能部门、媒体、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维护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共治,这其中,无论理性、实事求是,还是规范、标准,都不可或缺。
虽然没有出现在央视“3·15”晚会上,但淀粉肠这几天在网上的讨论热度却居高不下。因遭其他媒体网曝使用骨泥,加上各类媒体和自媒体“推波助澜”,曾经广受欢迎的“网红小吃”淀粉肠一夜之间“塌房”,被众多消费者列入了黑名单。这场淀粉肠行业的“大地震”已然波及到了整个产业链,从生产厂家到小摊小贩,无人可以逃避。
“有大娘出摊卖淀粉肠,但两小时过去仍无人问津,最后自己默默把淀粉肠吃了。”看了这样的新闻,或许不少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与此同时,“破防”的还有很多一直追捧淀粉肠的“小孩哥”。而那些生产企业更是如临大敌,多家企业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否认自家淀粉肠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骨泥。这些辩解澄清在巨大的信任危机面前似乎显得无力,不过随着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自证清白”的行列,也有越来越多的网友发出了“灵魂之问”:“到底是哪家企业的淀粉肠里有骨泥?”
荒谬的是,对于这个本该优先回答的问题,我们至今仍然不知道答案。就连这场风波中最先做出相关报道的媒体,也尚未提供确切的厂家信息和证据。反倒是有企业拿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的结果为自家清白背书。换句话说,当很多人对整个淀粉肠行业产生质疑,而这样的质疑却并非基于充分确凿的事实证据时,那么质疑的理由也就只剩下“宁可信其有”了。不得不承认,这起事件已成了“罗生门”,多方各执一词,真相暂时还未浮出水面。
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骨泥是否可以添加到淀粉肠中,对此,抖客网,不同专家似乎有不同看法,让他们先在科学范畴中进行充分研究,而且这样的研究恐怕一时半会儿也很难达成共识。不过,在淀粉肠行业标准缺失的情况下,基于当前的语境,是否添加骨泥已经成为公众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或者说,淀粉肠里不能添加骨泥,是大多数消费者的普遍共识。那么,彻底搞清楚有没有企业、有哪些企业在淀粉肠中添加了骨泥,就成了当务之急。否则,为了尽可能避免风险,公众只能选择用脚投票。拖得时间越长,对淀粉肠行业的发展就越不利。
还原事件真相,有赖职能部门、媒体、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维护食品安全,我们要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保持理性和谨慎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放过首恶的同时,也不伤及无辜。
需要思考的是,这起事件为何会愈演愈烈?一方面,应当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播,舆论场纷繁复杂,而且负面信息往往更容易被关注和扩散。食品安全治理和食品行业健康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舆论环境,这需要全社会合力营造、用心维护。另一方面,行业标准的缺失,也让整个淀粉肠产业链在面对舆论风暴时没有底气、缺乏抵抗力。反观它的姊妹产品火腿肠,因为早就有明确、透明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所以近些年来发展比较平稳健康,很少遭遇这样大的风波。这也提醒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等各方,为淀粉肠行业“立规矩”刻不容缓。
维护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共治,这其中,无论理性、实事求是,还是规范、标准,都不可或缺。(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淀粉肠”也分品牌,胡作非为的是少数
“小王子”发声,淀粉肠行业还有救吗?
原标题:【中经评论:拒绝“罗生门”,为淀粉肠行业“立规矩”】 内容摘要:核心观点: 这场淀粉肠行业的“大地震”已然波及到了整个产业链,从生产厂家到小摊小贩,无人可以逃避。不得不承认,这起事件已成了“罗生门”,多方各执一词,真相暂时还未浮出水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27037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