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27% 短期回调不改长期高景气

  经过两个多月的强势反弹后,近期新能源板块迎来短期回调。7月11日,多只新能源赛道股出现大幅回撤。但业界普遍共识,短期调整不影响行业高景气发展。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每一次回调都是大盘在“倒车接人”,也给了投资者低吸上车的机会。

  从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看,今年1~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累计为224.8万辆,同比增长122.5%。其中,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53.2万辆,同比增长130.8%,市场渗透率为27.4%,较去年同期14.6%的渗透率提升了12.8个百分点。

  根据传播学中的“创新扩散曲线”,当一项新技术的渗透率达到10%至25%时,技术的推广速度会猛然陡峭,加速“起飞”。从去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破10%,到今年来渗透率屡创新高也在不断印证这一趋势。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研报称,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预期继续验证当下供给决定需求的逻辑,预计随着下半年车型供给产能释放,新能源车需求潜力将得到充分释放,销量有望继续强势增长。

  业内首批新能源产业链挖掘者、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姚志鹏也判断,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叠加科技升级和政策支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重要趋势。“现在正是中间的加速期,往往后继是一个5到7年渗透率加速提升到70%的过程。消费驱动下,数据可能会超出市场最乐观的预期”。

  发展新能源汽车成大势所趋,也是时代红利

  从海外经验看,全球领先的经济体基本都有领先的汽车行业。为何汽车产业如何受重视?对此,姚志鹏分析指出,因为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比较长,它会带动很多相关的精细制造、精密制造、先进高端制造,进而带动整个产业,所以高端制造业背后的本质就是国运之战,是各国竞争力的角逐。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供应全球80%的电动车电池,也是电池供应和原材料主力市场。这无疑是未来5-10年的重要线索。

  新能源汽车除了本身量的增长以外,整个产品力也在进行持续的迭代。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能源汽车品牌甚至超越了一些著名品牌的月销量。从乘联会数据看,6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0.1%;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8.0%;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5%。姚志鹏坦言:“随着未来迭代速度的加快,以及中国这些品牌更加领先的智能化系统和产品力,抖客网,最终会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销量奇迹。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重大变化,是我们新能源车当下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红利。”

  做时代伟大公司背后的身影

  在姚志鹏看来,投资的本质是分享企业价值。通过企业自身的成长,推动社会进步。基金经理应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通过长期的买入持有赚到企业从小到大成长的钱。“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跟这个时代伟大的企业合作,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方向,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方向。”

  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作为国之重器,也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机遇。基金经理要做的就是从产业大势中去挖掘出那些真正能打赢的公司,而不是沾上新能源就飞的概念股。这也同嘉实基金一直所倡导的“服务财富增长,助力产业腾飞”使命相契合。

  作为首批基金公司之一,嘉实基金早已前瞻性地布局新能源产业链。从2015年底的嘉实环保低碳、2016年的国内首只智能汽车主题基金——嘉实智能汽车、2017年的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到2021年陆续推出覆盖新能源上中下游的诸多被动细分赛道产品,目前嘉实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产品货架。得益于前瞻布局,嘉实在新能源投资方面已初有成效。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7月8日,主动权益方面,嘉实智能汽车、嘉实环保低碳、嘉实新能源新材料成立来回报率分别为311.80%、255.20%、231.88%,均高居同类基金前十名;被动投资方面,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嘉实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及联接基金、嘉实中证新能源ETF、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自4月27日反弹以来涨幅均超60%;嘉实中证光伏产业、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及联接基金也取得了47%-59%不等的涨幅。

原标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27% 短期回调不改长期高景气
内容摘要:经过两个多月的强势反弹后,近期新能源板块迎来短期回调。7月11日,多只新能源赛道股出现大幅回撤。但业界普遍共识,短期调整不影响行业高景气发展。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时代背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qiche/10890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MicroSys扩展基于NXP S32G的miriac® SOM系列可扩展性
下一篇:懂车帝携手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行业发展研讨会在渝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