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于9月2日至9月4日在天津经开区举办。本届论坛以“强信念 稳发展 开新局”为主题,紧密围绕影响产业发展、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要素,在政策标准动向、企业战略布局、消费环境变化、产品优化升级以及前沿技术应用等领域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盖世汽车作为重要合作媒体参与报道,现将开幕大会演讲嘉宾重点言论汇整如下,与大家共享!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安铁成:
扩大新能源产业先发优势,稳固内循环,打通外循环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安铁成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能源转型、气候变化以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相互交织,在数字化、电动化赋能下,汽车的能源动力、生产制造和消费使用方式全面重塑,新的产业竞争关系正在加速形成。安铁成表示,我们不仅要立足当前,积极应对发展挑战,提升产业安全性、稳定性,更要着眼未来,着力构建绿色、智能、安全、稳定的新发展格局。为此,其结合当前形势提出六点建议:
一是扩大新能源产业先发优势,助力品牌向上实现新突破。在智能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我国已形成先发优势。未来,汽车企业应在技术短板上持续发力,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尤其加大高算力芯片、汽车软件、关键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力度,逐渐构建自己的品牌护城河。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牵引,培育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集团。
二是攻堵点、克断点,稳固汽车产业内循环。我国汽车产业链在半导体芯片、高精度元器件、高端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系统等领域仍存在薄弱环节。要借力跨界融合,打破行业壁垒,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全链条体系,在竞合中寻求平衡点,围绕共性关键技术共促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塑造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三是以产品为基底实施“出海”战略,抖客网,打通汽车产业外循环。在存量博弈时代,持续推动我国汽车产品出海战略是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重要一环。我国应以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先发优势为基础,持续打磨动力电池、电机、整车集成等关键技术优势,以产品为基底,推动产业链资源协同出海战略。
四是坚持新基建赋能,推进智能新能源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通过新建、改建、扩容、迁移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公共充电网络布局,形成快充为主、慢充为辅、换电补充的公共补能网络体系。
五是坚持数字化升级,推动汽车产业由机械驱动向算力驱动转型。以硬件加软件相互赋能的模式提升智能汽车算力,在产品端大力发展高算力车规级芯片,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通过软件算法推动汽车产品智能化升级。
六是坚持服务引领,推动汽车行业价值链后移与重构。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速,汽车产业价值链呈现 “总量上升、重心后移”的发展趋势。从产品端看,软件带动智能汽车技术革新,引领智能汽车产品差异化的发展潮流,延展软件付费、OTA升级等新型服务模式,产生了新的价值链。从市场端看,个性化体验与服务需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政策法规完善与综合性服务平台赋能下,改装市场、二手车市场迎来爆发,产业价值内涵向后市场扩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司长 卢卫生:
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四大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司长 卢卫生
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领域,正值战略机遇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基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仍在延续,部分原材料、关键原材料的价格保持高位,新能源汽车盲目投资、无序发展等问题仍有不同程度存在,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是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应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我们将同有关部门一道,在延长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出台支持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措施。
二是要强化统筹谋划,构建健康有序的发展格局。我们将坚持全国一盘棋,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按照区域集聚、主体集中的原则,依法依规加强窗口指导,严格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和新建生产基地条件,加强违规项目清理整治,大力推动落后企业和无效产能退出。
三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行业骨干企业要依托我国产业基础,加快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和基础部件研发,要加强动力电池研发创新,更加注重提升电池安全性能。加快发展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积极探索车电分离、充换电结合等新模式,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坚持开展合作,提高产业国际化水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也为全球汽车企业提供了新机遇。我们要继续以开放的姿态继续深度合作,欢迎全球企业深度融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 刘炳江:
统筹谋划、凝心聚力,共同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 刘炳江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当前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果尚不稳定,汽车污染排放对于大气环境的贡献日益凸现,新车、在用车达标排放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认真抓好在车、油、路、企四方面协同配置,做到“四强化”:
一是强化标准治理,促进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十四五”节能综合工作方案非常明确提出要研究治理下一阶段轻型车、重型车的排放标准,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相关预研工作,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情况,动态跟踪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国际技术标准。
二是强化场景应用,促进重点领域运输良性发展。我们会同发改、工信、交通等部门,研究推动焦化、水泥等场景供能改造,希望汽车行业能够加快技术研发,尽快开发出适应各种场景的新车型。呼吁加快大功率充电、制氢、运氢、加氢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的使用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是强化环境监管,促进全链条、全环节的节能降碳。零部件生产、运输、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都产生污染物和碳排放。对企业来说,依法排污是基本底线,我们会持续加快对新车在用车以及污染企业的排污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对于车辆而言,不但新车的行驶试验能够满足国六的标准,在实际行驶过程当中也要确保达标排放,我们也会随机抽检。
原标题:【五部委齐聚2022泰达论坛,释放了这些汽车产业发展新风向】 内容摘要:202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于9月2日至9月4日在天津经开区举办。本届论坛以“强信念 稳发展 开新局”为主题,紧密围绕影响产业发展、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要素,在政策标准动向、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qiche/139514.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