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占自动驾驶发展高地,过去一段时间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国内城市,相继出台政策扶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从时间来看,大家都将2025年当做了一个关键节点,试图在此之前立足各区打造一个强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这意味着,接下来几年已经成了大家默认的竞争窗口期。
例如上海,已于日前设下了50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的KPI,深圳目标2000亿元,北京和广州则分别从整个汽车产业的角度提出了7000亿元和1万亿的产值目标。
虽然具体产值不一致,但大家的目标都很统一——争创“中国自动驾驶第一城”,一场围绕自动驾驶的城市之争悄然拉开。
上海:L2和L3新车占比2025年力争超70%
近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具备L2和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具备L4级及以上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同时上海市还明确,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核心装备要初步实现自主配套,大规模、多场景、高等级、多车型应用初具规模,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实现重点区域覆盖,并基本建成系统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体系。
简言之,到2025年,上海市要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
事实上,在自动驾驶领域上海一直走在国内前列。2018年初国内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就是由上海市颁发,此后几年,无论是在持续推进智能驾驶核心技术迭代,还是开展相关的自动驾驶项目示范运营,上海都堪称排头兵。
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日前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驾驶论坛上介绍,截至目前上海嘉定、浦东、奉贤等区域已经累计开放621条1299公里的测试道路,有关部门向26家企业发放了458张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累计测试里程达到了700万公里。
然而在自动驾驶路测从有人到无人、从示范运营向商业化试水迈进的过程中,上海似乎慢了半拍。反而同一阵营的北京、广州、深圳以及早期并不那么显眼的武汉、长沙、重庆等城市,都已经在开始下一阶段的探索。
图片来源:小马智行
其中广州于6月底正式为小马智行颁发了广州出租车及物流车示范运营资格,允许其对常态化运行三年多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PonyPilot+开启收费运营,采用广州市出租车统一定价标准。
同月,北京宣布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百度和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得许可的企业,获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指定区域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
图片来源:Apollo智能驾驶
8月初,重庆和武汉两地政府部门于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并向百度发放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允许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正式向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终极业态进行深度探索。几天后,30辆百度萝卜快跑的自动驾驶车在长沙开启收费模式。
而上海,仅在8月底发布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征求意见稿(试行)(征求意见稿)》,其中虽然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的适用范围、管理体制、申请要求、申请流程、组织方式、安全措施等提供了操作指引,但并未明确具体的实施时间。
此次出台《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无疑将为上海探索更高阶自动驾驶的示范应用及商业化运营提供重要指引。
具体来看,《实施方案》明确了七大重点任务,涉及关键技术体系构建、新终端布局、跨界融合产业体系打造、智慧交通、新基建配套以及标准法规的完善等多个方面。其中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重点支持浦东新区在车规级芯片、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计算平台、线控执行系统等领域加快布局,支持奉贤区依托超大规模地下车库、智慧公交接驳等场景,打造“智慧全出行链”示范区域。
新终端布局方面,支持打造集生活、办公、社交、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座舱终端,提升座舱集成度,以及开发车载智能通信终端,并鼓励在特定区域、特定场景行驶汽车预装智能通信终端。
图片来源:上海发布
考虑到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离不开示范区先试先行,《实施方案》还提出高起点规划建设临港高等级自动驾驶示范区,支持临港开展全域、全场景自动驾驶测试及示范应用,推动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在自动驾驶示范区内生产、销售、登记,并鼓励经过充分验证的高度自动驾驶汽车探索商业运营服务。
同时,支持嘉定区拓展高等级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和示范应用领域,加快特定场景商业运营落地,探索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全域测试。与此同时,力推嘉定新城、青浦新城、松江新 城、奉贤新城、南汇新城等五个新城和宝山区、金山区等南北转型重点区域,共同打造协同互补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集群。
争抢关键窗口期
近日,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未来3-5年,将是全球汽车智能化竞争的关键窗口期,到2030年,没有自动驾驶能力的电动汽车将完全失去竞争力。”
根据百度预测,到2025年左右,全球会出现大范围进行Robotaxi商业运营的企业。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品牌传播部部长邱亮也认为,2025年智能汽车将出现拐点,无人驾驶的整体产品体验和服务会有一个大的突破,会对产品体验和未来商业的竞争产生非常大的变化。
话里话外,2025年作为关键节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海要对2025年设下5000亿元的KPI。事实上不仅上海,过去一段时间长沙、深圳、武汉、重庆等城市也相继立下了flag,或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力争未来几年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大跨越。
近日,湖南湘江新区出台《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行动方案(2022-2025)》,其中提出到2025年,湘江新区将实现环卫、物流、接驳、配送四类场景千辆级规模化应用,打造10个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车联网商用场景,累计完成1000个城市道路交叉路口、高速公路点位的智能化、网联化改造。
在具体的措施方面,第一条就是探索开展全无人测试及示范应用,其次,分别是逐步实现全域开放、推动高速公路测试落地,以及探索无人车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化运营,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商业化运营,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协同发展等。
原标题:【抢占“中国自动驾驶第一城”,上海设5000亿KPI】 内容摘要:自动驾驶带来的无限可能,正在各大城市之间引发新一轮激战。 为抢占自动驾驶发展高地,过去一段时间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国内城市,相继出台政策扶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从时间来看,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qiche/14088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