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市值第一,赛力斯没坐稳

    

  

在没有重磅消息刺激的情况下,赛力斯股价近半个月的时间内大起大落,在涨停板和跌停板之间“疯狂试探”。

  

剧烈震荡背后无疑是市场对其前景的分歧。有人坚定地看好,认为赛力斯作为全球第四个实现盈利的新能源品牌,业绩斐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将持续引领行业潮流,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有人则担忧“华为脑”的赛力斯一旦失宠,就是灭顶之灾,毕竟在华为庞大的生态体系中,赛力斯仅占据一小部分,其未来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华为的态度与决策。

  

与此同时,伴随股价震荡,赛力斯与理想汽车也在你追我赶间,轮流成为“势力市值第一股”,再次引发舆论场关于“谁是大哥”的激烈讨论。

  

不过,对于这场口水战,赛力斯与理想并不在意,因为比起“市值No1”,两者更想争的,是“豪车市场份额No1”的头衔。

  

光环与“诅咒”

  

作为A股中最受关注的股票之一,赛力斯的一举一动,都挑动着投资者的神经。

  

两周前的6月18日,赛力斯股价单日上涨 8.02%,总市值达1515亿元。对于赛力斯来说,这是一个标志性时刻,超越理想汽车的港股市值,荣登造车势力“榜一”。

  

但榜一的位置并不好坐,新能源板块流行“造快神”,企业走红快、坠落的也快。此前如理想,凭借独特的市场定位、创新的产品设计以及亮眼的业绩表现,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和资本市场的认可,市值一度超过3500亿元,但随着首款纯电车型MEGA的失利,四个月的时间,理想港股股价就已经跌超一半。

  

如今,市值第一的光环和“诅咒”悄悄也接近了赛力斯。在第一的座位上仅仅坐了一周,从6月21日开始,赛力斯股价就掉头进入了下行区间。

  

6月25日下午,伴随一则“某重仓光伏的基金为了应对赎回压力,不得不忍痛砍仓其重仓且处于高位的赛力斯股票”小道消息的迅速传播,赛力斯股价突然下挫,收盘时每股报85.71元,跌幅10%,市值再次回到第二位。

  

对于这场突然下挫,一众投资者感到十分迷茫,就连赛力斯董秘都发朋友圈表示,“经营稳中向上,市场让我莫名其妙。”随着龙虎榜的最终披露,跌停原因终于浮出水面,赛力斯在25日遭受了机构资金的大量卖出,卖出前五席位总计卖出了13.6亿元,其中沪股通专用席位净卖出金额超过4亿元,占据卖出金额的首位。实际上,自6月18日赛力斯市值登顶后的10个工作日内,伴随散户资金进场,主力资金有7天都是净流出表现。

  

机构和大型投资者为何此时套现离场?

  

一位新能源整车板块投资人对和讯商业表示,对于高市值、流动性强的明星股,高点套现离场是常见的投资策略,在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交易量萎靡时尤为显著。机构认为股价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持续的高位,未来会面临下跌的风险。

  

具体到赛力斯,华为的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以及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布局,为赛力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赋能,帮助其在汽车行业中脱颖而出。如今合作的几款车型都出来了,问界M5、M7、M9都上市了,销量也打开了,后面并没什么新车型的消息,利好出尽是利空,机构倾向于锁定利润,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损失。

  

从题材炒作的角度分析,北汽蓝谷(600733)和江淮汽车(600418)作为与华为合作的同类题材企业,其潜在价值相较于赛力斯而言或许更为显著。随着享界S9的即将上市以及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的MPV车型的临近发布,这两家公司同样具备华为智选车题材,有望在市场上引发新一轮的关注和炒作。

  

“这和企业的基本面关系不大,和未来预期有关。”该投资人强调。

  

进击背后的隐忧

  

抛开资本市场,赛力斯的业绩表现其实没什么可挑剔的。

  

从财务表现来看,2024年一季报,赛力斯主营收入265.61亿元,同比上升421.76%;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上升135.12%,毛利率也提升至行业领先的21.5%。实现四年来首次季度盈利的同时,其营收和毛利率均高于理想、蔚来和小鹏。

  

销量数据也很亮眼,根据7月1日晚间,赛力斯发布2024年6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今年6月销量达44126辆,同比增长372.04%;而赛力斯新能源汽车5月销量34130辆,环比增长29.29%。今年1-6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00949辆,同比增长348.55%。赛力斯业绩的好转主要得益于问界的热销。今年6月,AITO问界全系单月交付突破4万,达到42780辆,创历史新高。

  

比起业绩的大幅增长,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带来更多想象空间。上半年,问界的热销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依靠华为的品牌和技术赋能,赛力斯突破了“既能卖得贵,还能卖得多”这一新能源自主品牌在豪华市场所面临的难题。

  

问界M9作为赛力斯的代表车型,6月交付17241辆,累计大定超10万辆。目前,问界M9已连续9周,稳坐国内汽车市场50万以上不分车身形式、不分能源形式的豪车销量第一名宝座。

  

这款车型在市场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客户忠诚度堪称“一枝独秀”。汽车行业咨询机构杰兰路今年4月针对问界M9首批车主开展新车用户画像调研,90个有效侦查样本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品牌、安全、舒适,列为促购原因TOP5。其中有四成用户表示:如果问界M9不发布,就不会买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问界M9今年将替代宝马X5,成为50万元以上销冠车型。

  

随着华为等携带智能科技强势进场赋能车企,业内对其不乏赞美之声,问界M9的成绩不仅意味着华为正在重构高端汽车格局,也是自主车企冲击高端车市场这一进程的里程碑事件。

  

但与华为收获的几乎全是赞美不同,对于赛力斯,市场仍有不少质疑。这些担忧主要聚焦于其过度依赖华为的风险以及作为“代工厂”的身份认同。

  

他们认为,华为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智能化技术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赋能,无疑为赛力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这种合作模式下的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特别是当华为面临战略调整或资源重新分配时,赛力斯可能面临的市场挑战与不确定性将显著增加。

  

相较于其他拥有独立研发能力与品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赛力斯在核心技术、品牌塑造及市场议价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一旦华为的合作策略发生变化,赛力斯可能难以迅速适应并维持现有的市场地位。

  

更有网友直言,“市值曾一度领先的理想汽车,尽管当下确实面临挑战,但其作为独立品牌的身份、自主研发的技术实力以及相对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络,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相比之下,赛力斯在追求与华为合作带来的短期市场成功的同时,也应该尽快给投资者看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提升。”

  

市场担忧体现在股价上,6月销售快报发布次日,赛力斯股价并未录得明显上涨,反而掉头向下,截至发稿,报89.82元,跌2.72%。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理想汽车港股和美股均录得上涨,截至发稿,美股涨幅接近7%,港股涨超5%。一涨一跌之间,两者市值再次拉开差距。

  

与理想的战事

  

原标题:【新势力市值第一,赛力斯没坐稳
内容摘要:在没有重磅消息刺激的情况下,赛力斯股价近半个月的时间内大起大落,在涨停板和跌停板之间“疯狂试探”。 剧烈震荡背后无疑是市场对其前景的分歧。有人坚定地看好,认为赛力斯作为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qiche/27900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量价齐跌,进口车市场延续去库存周期
下一篇:赛力斯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 拟25亿元收购问界商标及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