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20日,以“创新引领·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德汽车大会在长春顺利召开。大会顺应“十四五”发展脉络,邀请来自中德政府、企业、机构等重量级嘉宾,探讨新时期汽车行业创新发展趋势与国际合作机遇,聚焦我国新发展格局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致力于推动中德汽车产业深度开放合作,助力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扩容 打造中德汽车产业创新合作新平台
当前,中国已进入“十四五”发展时期,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将为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提供新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中国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大方向,也将为两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合作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提供广阔合作空间。
大咖云集 共话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新风向
当前,中国已具备结构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体系,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基地,并培育形成了一批行业领先的优势企业。汽车产业不仅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还成为中国促进双向投资、提升国际合作水平的重要桥梁。那么,在全球汽车产业大变革的背景下,中德两国汽车产业该如何进一步开展创新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在线上致辞表示,“汽车工业是德国经济的名片,中国则是全球最重要、最具成长性的汽车消费市场,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就像汽车齿轮一样紧密咬合。中国对新技术的开放态度,数字化和对气候保护的需要,正在推动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相信中德双方会在今后的交流中碰撞出新的合作火花。”
在主题演讲环节,奥迪首席执行官杜斯曼、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留平等嘉宾也针对“碳中和”、“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为共促产业升级、共享振兴机遇打开了新思路。杜斯曼表示,“中国是创新的驱动者,是数字化发展的节拍器。中国所聚焦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对于智能化、互联化、电动化的未来出行至关重要。伴随中德双方深入的经济交流,奥迪将持续加强与中国一汽的合作,并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转型贡献力量,携手为塑造中国未来的绿色出行而努力。”
徐留平认为,环境本身的压力,和电动化、智能网联等技术驱动,驱使着汽车产品和产业的变化。在转型过程中,汽车产业链、价值链、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整个系统的生态都在进行重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规模,最具成长潜力的汽车市场,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中国市场的核心和重点,无论是产业端,还是消费端,都正在或准备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德两国汽车产业之间应该加强优势互补,深化多领域合作,共享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红利。
成果丰硕 构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深度转型、新冠疫情引发企业布局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在吸引德企投资、创新合作方面正迎来新机遇。目前,我国在产业国际合作方面的进步明显,为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提升产业国际化合作水平,探索专业化的跨境产业交流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在我国步入崭新的发展格局背景下,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始终着力开展专业化建设,探索产业投资促进的新模式、新方法。作为面向中德、乃至中欧的创新合作平台,中德汽车大会通过技术交流、合作共享,带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合作与转型升级。未来,中德汽车大会平台将继续加强国际深度交流,提升平台自身质量和服务能力,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贡献力量。
原标题:【2021中德汽车大会落幕 产业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换挡提速】 内容摘要:10月18-20日,以“创新引领·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德汽车大会在长春顺利召开。大会顺应“十四五”发展脉络,邀请来自中德政府、企业、机构等重量级嘉宾,探讨新时期汽车行业创新发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qiche/31417.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