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强榜,排在前五位的是潍柴集团、华域汽车、北京海纳川、宁波均胜电子、宁德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上榜中国百强榜的企业中,零部件业务收入突破百亿的有34家,较去年的31家又有所增加,潍柴集团更是突破两千亿元,达到了2493亿元,华域汽车突破一千亿元,达到1336亿元。日照兴业以23.43亿元销售额荣膺国内百强榜的第100名,去年的第100名数据是19.24亿元。
去年全球汽车销量下滑,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营收整体下降超10%,但中国企业整体营收逆势增长,占比提升至11%,全球排名提升明显。
郭慧俊表示,零部件、供应链跟整车厂的合作不仅仅是供应商的关系,更多的是生态关系。整车厂、供应链把供应商看作自己的合作伙伴、生态伙伴非常重要。
2021年,《中国汽车报》社本着真实、准确、谨慎的态度,历时4个月,以2020年企业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为唯一评价依据,对近500家企业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核实。在德国蓓睿适管理咨询公司的数据支持下,确保了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最终制作完成了2021“双百强”榜单。同时国际领先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作为智力支持方,对2021“双百强”榜单进行了深入解读,编撰了白皮书,于今天正式发布。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副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汽车报》社长辛宁
郭继舜认为,智能化和电动化带来汽车产业链里技术向上游移动,系统和零部件的集成化程度不断提升,模块化和平台化的趋势凸显,这就要求供应链有更强的研发和技术整合能力。同时,汽车的定义能力在下移,向OEM移动。整车制造企业在复杂系统中定义功能和性能的话语权增加,供应商与OEM成为协作关系,联合开发。
一年一度的“双百强”活动来了!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方寅亮对零部件行业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表示,2020年外部环境带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变化。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稳固、商用车不降反增、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且高端品牌逆势上涨,推动零部件行业产生四大变化趋势,分别是中国企业收入占比增加、研发投入占比加大、主营商用车企业收入增加、产品结构调整。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方寅亮
以下为榜单:
辛宁表示,随着电动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新变革之下的担当,引领行业发展。与此同时,国际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为胶着,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的到来也在大象转身,希望继续抢占新兴市场。
转变自身价值链定位 拥抱产业未来
具体来看,全球百强企业中,抖客网,中国企业凭借商用车、新能源领域优势增势突出,整体营收逆势增长,收入占比从9%增长至11%,全球排名提升明显;在中国百强企业营收逆势增长情况下,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在营收中占比从3.9%增加到4.1%,以实现竞争力提升与前瞻布局;百强企业整体稳定,90家企业两年均上榜,其中2/3的企业营收有所增长;主营商用车零部件的领先企业营收增长明显,年增长17%远大于平均值8%;传统类企业收入分化,发动机板块提升,其他板块(如内外饰)下降;新能源板块逆势增长,营收和利润齐升,且大力持续投入研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截至目前,从芯片短缺影响的整车企业产能来看,各企业影响程度不一,影响跨度在3%-30%之间,预计2021年四季度缓解显著。同时,原材料的上涨也直接导致了相关零部件价格的上涨,这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成本压力,极大地增加了企业利润目标达成的风险。
全球百强榜单,排在前五位企业依次是德国博世、日本电装、德国大陆、中国潍柴集团以及德国采埃孚。今年的全球百强榜共有12家中国企业入围,潍柴集团、华域汽车、北京海纳川、宁波均胜电子、宁德时代、玉柴集团、广汽部件、中航汽车、中策橡胶、法士特集团、中信戴卡、东风零部件集团,分别列百强榜的第4、第11、第29、第37、第48、第52、第56、第64、第67、第70、第90、第100位。值得一提的是,这12家上榜全球百强的中国零部件企业有8家较去年排位有提升,特别是法士特和玉柴集团,分别上升27位和22位。
原标题:【展现零部件行业风采 2021双百强榜单出炉】 内容摘要:一年一度的“双百强”活动来了! 7月12日, 2021汽车零部件企业“双百强”(即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活动在北京召开。 2021汽车零部件企业“双百强”活动现场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qiche/486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