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既要有销量,还要有温度,这才是一个品牌的“为人”之道。
今年4月至5月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无论是企业产销量,还是消费者信心,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了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5月国家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帮扶纾困政策;具体到汽车领域,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稳产业链供应链等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
那么,在国家积极帮扶纾困的情况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是不是“等、靠、要”就行了呢?显然并不是。对企业来说,恢复生产是核心要素,但在特殊时期,如何扮演好一个企业公民的角色,才更能凸显出品牌的责任和担当。
6月1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即日起发放10亿购车补贴,以真金白银支持消费者购车。涓涓细流,可成江海。五菱的行动,体现出了一个民族品牌的责任和担当。
从10亿到600亿中国车市的温度
根据上汽通用五菱的具体规划,从6月1日起,消费者登录LINGClubAPP、五菱汽车官网、上汽通用五菱官网等官方指定线上渠道购车,即可享受全系产品至高21000元补贴,9块9下订再送交强险等优惠政策。政策涵盖五菱、宝骏品牌旗下全系车型。
此次上汽通用五菱面向全国推出10亿元购车补贴,补贴力度之大,消费者覆盖面之广,为近年来汽车行业单一品牌购车补贴之最。
企业和国家纷纷推出购车补贴及购置税优惠等政策,对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提振汽车行业士气到底意味着什么?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从汽车消费的消费总额来看,去年规模已达44000亿元,对于40万亿商品零售总额来说,其占比达11%,并同时拉动了石油、成品油一类的消费。汽车行业的消费规模大,拉动效应也会尤为突出,对消费者影响特别大。”
作为民族汽车品牌代表,此次上汽通用五菱第一时间响应国家促消费、稳经济的号召,展现出了五菱品牌不一味追求销量和业绩,而是更看重企业在社会层面展现出来的消费者关怀和温度,其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五菱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人民的代步车隐形冠军上汽通用五菱
2020年初疫情爆发,上汽通用五菱利用自身生产优势、海外资源、供应商渠道等,迅速转产口罩,3天实现首批20万只口罩下线,7天实现从0到100万只“五菱牌”口罩交付,30天实现“五菱牌”口罩日产能200万只。上汽通用五菱由此一跃而成为当年的“网红”品牌。其口罩包装盒上的一句话:“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一时间火遍大江南北,感动了无数国人。透过打印在口罩包装盒这句话,越来越多的国人意识到,不论是造车还是造口罩,上汽通用五菱一直以来追求的都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早在2012年,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出了2011年全球销量最好的12款车,五菱之光以全球销量94.3万辆排名第三。它也是全部上榜车型中唯一一款非轿车产品,也是唯一一款源自中国的品牌。截至目前,五菱宏光系列车型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500万辆。而五菱宏光系列之所以大受欢迎,其根本的原因可归根于“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个理念。
对一个好的品牌来说,推出一款爆款车型或许不难,难的是持续推出多款市场爆款车型,其中的核心仍然是:为人民造车。正因为五菱宏光系列车型,尤其是MINIEV的高光表现,其被消费者称为“人民的代步车”。此外,五菱品牌也一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隐形冠军”。数据显示,2021年上汽通用五菱累计销量高达176.01万辆,其中五菱品牌达144.93万辆,GSEV(全球小型纯电动车架构)车型44.22万辆,这一销量成绩超越了绝大多数民族品牌。
五菱强补供应链打造核心竞争力
全中国那么多汽车品牌,包含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内,多达上百个,上汽通用五菱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绝非偶然。这和上汽通用五菱“为人民造车”的理念息息相关。而上汽通用五菱最终之所以能够做到“为人民造车”,和其坚持自主自强,打破技术壁垒,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强链补链的发展理念不无关系。
受全球疫情影响,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出现了被国外供应链“卡脖子”的问题,行业称之为“缺芯”。为解决这一问题,早在2018年,上汽通用五菱就开始实施“强芯”战略方针,通过集成创新的方式带动芯片国产化升级。截至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已累计实现300余种芯片的国产化方案和开发验证。2021年以来,上汽通用五菱国产芯片装车应用接近2千万颗,有效缓解了进口芯片紧缺造成的产能损失。
原标题:【中国隐形冠军五菱:10亿补贴的背后是温度】 内容摘要:疫情当下,既要有销量,还要有温度,这才是一个品牌的“为人”之道。 今年4月至5月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无论是企业产销量,还是消费者信心,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了保市场主体、保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qiche/9478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