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计划研究筹建本土(基地)航空公司
货运航司、大型物流集成商、货运代理、快递公司……这些领域的龙头企业,是发展航空货运的关键市场主体。下一步,合肥市将全面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到2025年,引入2家以上基地货运航司,10家以上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集成商、货运代理、快递公司。
一方面,合肥市将研究筹建本土(基地)航空公司及航空货运投资平台运营公司,加快打造主基地货运航空公司,并进一步深化与顺丰等企业在航线网络布局、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
另外一方面,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电商企业以及大型物流集成商、货运代理、快递公司等在合肥扩大航空运输业务,设立物流分拨中心、贸易结算中心、新兴经济平台。
口岸服务争取开通进口药品、种苗、医疗器械等指定口岸
2019年,新桥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2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71万吨;2020年,受疫情影响完成旅客吞吐量859.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77万吨。
按照目前的部署,合肥市将完善机场口岸的联检基础设施,实现8小时以外和节假日7×24小时预约通关,普及中性电子运单,完成航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同时,还将推动空港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建设和海关监管快件中心场所整改、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营,争取开通进口药品、种苗、医疗器械等指定口岸。
在推进通关一体化,积极开展跨关区合作的同时,结合航空快件、冷链货物、鲜活水产品、危险品、超规货物等货物的运输特点,建设常态化、规范化的绿色通道,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多式联运争取合康高铁、合武高铁
目前,合肥轨道交通S1线正在进行环评报告公示,该线路将进入新桥机场。好消息是,合肥市还将争取合康高铁、合武高铁连接合肥新桥机场,推进合肥市货运铁路外绕线岗集货运站引入空港货运铁路专用线,串联机场货运、产业物流和新桥运河港口。
在公路方面,合肥市将加速构建“两横三纵”区域高速公路通道,加快“三横五纵”快速路网建设谋划工作。以“卡车航班”为重点,建设合肥机场辐射中短程市场的地面物流集疏体系,并探索“航空+高铁”联运货运发展模式,拓展辐射全国的快件物流网络,形成空、铁、公多式联运的空港货运系统格局。
基础设施
适时启动机场三期货运区建设论证工作
除了多式联运,机场货运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也非常重要。下一步,合肥市将推动新桥机场现有货运区内1-9类航空危险品暂存区(库)、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化自动化改造。
同时,加快推进专用货机坪、货运专用跑道改扩建工程,推动东货运区及相关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工作,适时启动机场三期货运区建设论证工作,为长远发展提前做好基础性规划研究。
航空经济支持长丰等临港地区打造航空物流产业园
除了积极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合肥市已经明确,“支持长丰县、蜀山区、经开区等临港地区打造航空物流产业园,构建以航空物流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航空经济产业体系,带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此外,继续发挥新桥机场航空货运的产业平台功能,打造跨境电商物流分拨中心、国际交易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大力培育货代、报关等配套服务产业,推进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加大对冷链、快件、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支持力度。
相关保障
集散中心用地计划重点支持、优先安排
今后,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工作将实施清单化管理。围绕鼓励支持航空货运发展,抖客网,合肥市还将修订完善航空货运相关政策,加强航空货运龙头企业、重大项目落地保障。
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和安徽省的大力支持,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建设资金安排和关键政策落地。另外,加大对机场货运基础设施的规划选址、土地使用等要素支持,对集散中心用地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
接下来,合肥市还将加强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品牌推广,提高国际国内认知度,并搭建开放、共享、创新、协作的合作平台,促进航空物流业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小贴士
什么是“1251”发展目标?
到2025年,合肥的航空货运网络覆盖100个以上国内外城市和地区;全货机货运航线数量力争达到20条以上;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力争突破50万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可保障年货邮吞吐量100万吨。
原标题:【合肥:争取合康高铁、合武高铁连接新桥机场】 内容摘要:市场主体计划研究筹建本土(基地)航空公司 货运航司、大型物流集成商、货运代理、快递公司这些领域的龙头企业,是发展航空货运的关键市场主体。下一步,合肥市将全面加大双招双引力度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toutiao/22997.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