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还专门撰写了中医首部叙事医学专著《情绪管理与健康》,揭示疾病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作为新书作者与专业医生,王春勇一直秉持一个观点,患者的健康,在强大的技术给予生理的支持以外,还需要人文关怀、文化滋养,得到社会与心理的支持,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弹性,维护健康。“医生要治病,也要治心。”他说。
近年来,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医疗服务从疾病防治转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主任马宁称,从实践来看,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共患的机率很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有关方面应该向全人群,尤其是青年人,及时灌输自我情绪管理的理念和技能。
结合日常病例,王春勇说:“我们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是疾病发病的早期征兆,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借鉴和依据,也是患者内心的真实诉求和渴望,还是医生给予患者关注和帮助的重要指标。”他同时强调,医学应当回归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医疗,医生要会和病人沟通。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心灵是我们的归宿,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指出,疾病的根本危害在于伤痛,伤痛是一种主观感受,病人需要疗愈,也需要关爱和照顾。
就医生如何辅助患者做好情绪管理,抖客网,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促进部主任、副研究员卢永指出,患者心理健康对患者本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是促使患者战胜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措施。
不过,当前广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刘奇解释称,随着医学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至上”思潮导致临床工作中的“去人性化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当下,社会对临床医学的普遍责难是医护人员“眼中有病、目中无人”。不少医生热衷于细胞、基因的研究,却对病人冷漠无情。
刘奇对王春勇的做法表示赞同,无论老幼、亲疏,医生都应详细、深入地了解和理解病人的情绪变化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循循善诱,带领病人找到由于人际关系不和谐造成的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并帮助病人认识到这一点,引导病人自己走出不良情绪的阴影、获得健康。
原标题:【快节奏生活下 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共患几率高】 内容摘要:为此,他还专门撰写了中医首部叙事医学专著《情绪管理与健康》,揭示疾病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作为新书作者与专业医生,王春勇一直秉持一个观点,患者的健康,在强大的技术给予生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toutiao/2428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