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能源危机问题继续发酵,天然气和煤炭市场的趋紧带动石油需求的增长,推动石油价格突破85美元/桶。有分析认为,过去数年对传统能源投资不足是导致当前能源紧缺的主要原因,但国际能源署认为,脱离化石能源乃大势所趋,未来十年需将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增加两倍。在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每日经济新闻》连线牛津大学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Malcolm Keay展开分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正步入通胀风险,各国央行需保持高度警惕,一旦通胀压力显示出持续不退的信号则应及时收紧货币政策。美国最快或将于11月开启缩减购债。
本周,全球税改最新方案获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批准,普华永道税务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分析其潜在影响。
更多内容,尽在《一周国际财经》。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全球能源危机正在进一步发酵。
欧洲天然气价格今年已经飙升近600%,欧盟天然气存储处于十年低位。据外媒报道,本周欧盟官员就是否应该开始联合购买天然气,以改善谈判地位,并形成战略供应储备展开了辩论。
由于能源批发价格猛涨,本周又有两家英国能源供应商因为成本过高而退出市场,此前这两家公司为英国约25万名用户提供天然气和电力供应。自8月份以来英国已经约有12家能源供应商倒闭,受影响的用户数量约200万。
印度发电厂煤炭存储量创下新低,电力紧缺。10月11日,德里首席部长Arvind Kejriwal坦言,全国电力供应处在“关键时刻”。10月15日,印度煤炭公司(Coal India)表示,由于该国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电力供应短缺之一,它已经暂停向非电力用户供煤。
亚洲的天然气市场在1年内也上涨600%。日本电价本周上涨至9个月来的新高。
美国目前尚未见能源电力紧缺,但能源信息署预测,随着气温降低,美国民众今冬的取暖成本将大幅上涨。
天然气和煤炭的价格飙升迫使发电厂和制造商转而使用石油,带动油价上涨。10月15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突破每桶85美元,触及2018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美国原油期货本周上涨3.5%,为连续第八周上涨。国际能源署10月14日在月度市场报告中预计,持续的能源危机将导致今年9月份到明年一季度期间每天的石油需求量上涨50万桶,然而欧佩克+方面仍未释放增产信号。
当前,能源紧缺使各国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同时,对传统能源的高度依赖也给全球敲响警钟。据统计,2020年,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占世界能源供应的近80%,可再生能源仅占12%。国际能源署10月13日表示,如果全世界希望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并维持能源市场的稳定,到2030年需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增加两倍。实际上,欧洲一直大力推动能源转型,但由于该地区风能和太阳能受天气影响,发电量下降,因而受能源短缺冲击严重。
针对当前能源危机的原因以及能源转型过程中如何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每日经济新闻》连线牛津大学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Malcolm Keay做以分析。
NBD:本次欧洲能源短缺凸显了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应如何维持电力价格的稳定性?
Malcolm Keay:目前的不稳定性是由化石燃料价格的波动造成的。可再生能源的价格较为稳定,而且呈下降趋势,但这种低成本还没有反映到消费端的价格上。在我看来,电力结构顺利转型的最好办法便是改革市场结构,将风能和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以长期合约的方式销售给消费端的灵活用电需求,从而解决这两种发电方式的间歇性问题。
在发电领域,许多国家引入了电力容量市场机制,通过为发电厂的未来生产能力(容量)付费来激励对稳定电力来源的投资。
NBD:当前的能源紧缺与能源转型速度是否有关?
Malcolm Keay: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不一样。主要的问题不在于转型速度本身,而是转型背后是否有全面的战略为支撑。能源转型不是简单地用一类能源代替另一类能源,而是改变整个能源系统本身,在这方面目前取得的进展很少。
NBD: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在即。当前的能源短缺会对各国减排的讨论造成什么影响?
Malcolm Keay:当前的危机确实会让COP26的讨论更为棘手。不过我猜测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政府将着重强调尽快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注:以上采访内容仅代表采访对象观点,不代表《每日经济新闻》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IMF警告通胀风险
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摄
10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正步入通胀风险,各国央行需保持高度警惕,一旦通胀压力显示出持续不退的信号则应及时收紧货币政策。
据IMF预测,全球通胀压力将持续上升至2021年年底,到2022年中趋于温和,随后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具体到发达经济体,2021年的平均通胀率将升至2.8%,2022年下降至2.2%,比七月份的预测各上升0.4和0.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通胀压力更大,2021年和2022年的通胀率分别为5.5%和4.9%。
IMF表示,各国央行通常可忽略因能源价格上涨或暂时的供应链瓶颈造成的价格上涨,但是一旦上涨传导至工资和核心物价就必须“非常、非常警惕”,央行可能需要提前收紧货币政策。
部分央行已经开始行动。当地时间10月13日,智利央行召开会议,将隔夜利率上调125个基点,至2.75%。10月14日,新加坡金管局发布半年一度的货币政策声明,收紧新元货币政策。
原标题:【 能源转型势在必行专家:需全面战略支撑;美国批准首个比特币期货ETF;法国推300亿欧元投资计划|一周国际财经 】 内容摘要:本周,全球能源危机问题继续发酵,天然气和煤炭市场的趋紧带动石油需求的增长,推动石油价格突破85美元/桶。有分析认为,过去数年对传统能源投资不足是导致当前能源紧缺的主要原因,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toutiao/27531.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