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蔷薇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蔷薇资本”)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侦查一事,12月16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得其回应:“系因蔷薇资本于2021年5月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交易精达股份的股票而被动卷入,涉及投资金额约为人民币1400万元,盈利约为140万元。”
早前,田中精机12月8日晚间通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蔷薇资本,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侦查。
受此消息影响,不仅田中精机(300461.SZ)、*ST达志(300530.SZ)两只个股股价一度受挫下跌,蔷薇资本自身业务也备受关注和质疑。
买进当晚发布定增
“内幕交易”四个字触动了投资者的神经,市场对蔷薇资本的内幕交易详情猜测不断。
有股民曾在贴吧中发帖称,“蔷薇资本被立案和田中精机无关,是*ST达志的问题。”也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蔷薇被立案侦查和*ST达志的关系与影响。不过,上述两家公司接连作出否认,称内幕交易与公司无关。
“与田中精机、*ST达志都没关系,涉及的是另一家上市公司。”蔷薇资本内部人士称,“2021年5月17日下午,蔷薇资本买进股票。当晚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蔷薇资本5月18日卖出。”
Wind数据显示,5月17日,精达股份开盘跌停,随后盘中打开跌停,当日收报4.12元/股。当晚19点,精达股份发布通告,拟定增募资不超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第二天,精达股份上午9点42分涨停;截至下午收盘打开涨停16次,封住涨停时长近3小时;当天涨停收盘,股价上涨9.95%,收盘价为4.53元。随后该股震荡上行,8月初涨至最高10.49元。
据本报记者了解,蔷薇资本高层与精达股份的高层确实相识。针对买进卖出的逻辑及是否获取内幕消息进而精准布局,上述蔷薇资本内部人士解释称:今年5月“叶飞事件”爆发,市场上很多个股大跌。而这只个股我们前期做过深入的投资分析,认为有价值。当天上午跌停,因此我们判断有短线机会。“如果真是提前知道了内幕,就不会直接用蔷薇的账户交易,更不会只赚一点就卖了,这只股票两三个月后涨幅翻倍。”
12月16日,本报记者独家获得蔷薇资本书面回应称:“本次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侦查,系因蔷薇资本于2021年5月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交易精达股份的股票而被动卷入,涉及投资金额约为人民币1400万元,盈利约为140万元。蔷薇资本和蔷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蔷薇控股“)作为从业多年的专业投资机构,一向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本项股票交易和被立案侦查事项,为一项独立事件,并不涉及田中精机等蔷薇控股的任何关联企业。当前,蔷薇资本积极主动配合监管工作,以查明事实,还原事件真相,依法主张自身的合法权益,并期待获得客观、公正的侦查结论。”
对于公司是否了解上述情况及有无接到监管问询侦查等问题,精达股份证券部人士回应本报记者:“不了解这一事件,目前也没有收到证监会的任何通知。”
从供应链金融到下场炒股
公开信息显示,蔷薇资本成立于2017年8月21日,由蔷薇控股100%持股,法定代表人、公司董事长均为林治洪。林治洪,曾任民生银行党委委员、香港分行行长、恒丰银行行长等职位。
综合Wind和仓位在线等数据,截至目前,蔷薇资本持有田中精机约986.75万股股票,持股比例为7.60%;蔷薇资本和蔷薇控股还分别持有*ST达志509.43万股股票和280万股股票,持股比例分别为3.22%和1.77%。
从可查询的公开信息来看,田中精机是蔷薇资本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站。早在2019年9月3日,田中精机深陷远洋翔瑞收购带来的业绩巨亏、董事内斗困境时,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以约1.97亿元的对价受让上述股票。
相较之下,蔷薇资本进入*ST达志的时间是2021年一季度。一季报显示,其以持有117万股成为公司第七大股东,到了二季度,蔷薇资本增持20万股至137万股,成为*ST达志第六大股东。三季度,蔷薇资本继续加仓372.43万股至509.43万股,成为第四大股东;同时蔷薇控股以持股280万新进成为第五大股东。
也就是说,截至2021年9月末,抖客网,蔷薇控股与蔷薇资本合计持有*ST达志4.99%股份,距离5%举牌红线仅一步之遥。
实际上,*ST达志的财务数据并不好看。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分别是1.74亿元、1.12亿元和0.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是0.29亿元、-0.50亿元和-1.10亿元。
二级市场股价上,*ST达志从2021年初的36.45元一路跌至5月7日的10.81元,此后开始一路上涨,最终在8月24日上涨至51.57元,三个多月涨幅达377%。这样来看,蔷薇资本应该获利不少。
“蔷薇对*ST达志的投资,是比较被动的,也不是今年初才进入。”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此前蔷薇资本的二级市场投资主要委托给私募机构,但是由于出现较大亏损,所以结束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当时私募基金最核心的资产是*ST达志的股票,如果直接卖掉会亏损较大,而这家公司业务涉入了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蔷薇比较看好,所以就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把股票接回来。
Wind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ST达志共有16笔大宗交易,成交量累计739.99万股,成交金额累计3.13亿元。除了3月25日一笔成交价为18.98元的大宗交易外,其余的15笔均发生在8月份,成交价在38元至48元之间,成交量合计约650万股,与蔷薇资本和蔷薇控股三季度增持数相当。
此外,记者梳理发现,蔷薇资本今年11月和12月份还调研了汇川技术(300124.SZ)、中科创达(300496.SZ)、汉钟精机(002158.SZ)等多家上市公司。
对于蔷薇资本和蔷薇控股的业务,市场上更多质疑来自于其业务为何从“聚焦供应链金融”变成突然热衷于在二级市场上炒股票,并涉及内幕交易。
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蔷薇的团队主要出身金融行业,会考虑怎么通过金融服务产业、投资产业。最初我们做了很多的租赁和保理业务。但是与大型央企国企相比,由于民营企业没有自身的产业链,在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业务上确实处于劣势。”
“我们2018年就开始把传统的保理和租赁业务全部取消掉了。”上述人士还表示,由于近年来整体经济形势不好,部分企业出现到期不还钱的状况,导致还款压力传导至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企业身上。此外,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出于风控要求,对租赁或保理资产的流转也要求提供抵押物。
原标题:【蔷薇资本回应“内幕交易”被侦查一事】 内容摘要:针对蔷薇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蔷薇资本”)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侦查一事,12月16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得其回应:“系因蔷薇资本于2021年5月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交易 精达股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toutiao/5846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