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三喜,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时事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减肥,却管不住嘴?想早睡,却忍不住刷手机?常有人调侃自己是“拖延症晚期”。现在,这些令人头痛的拖延症状,“氪金”找“自律监督员”或许就能搞定。
在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不少提供自律监督服务的商家,有些自律监督工作室月营业额高达20万元。考研考公、减肥塑形、职场规划,甚至恋爱备孕、早睡早起,只要做起来可能“拖延”或难以养成习惯的事情,都可以找自律监督员,有人花费上万“治好”了自己的拖延症。
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针对全国22896名大学生展开的问卷侦查结果显示:超九成大学生有拖延习惯,超六成主要体现在学习方面,超五成从中学开始有拖延习惯,“自控力不足、时间充裕、不喜欢做”成产生拖延习惯的主因,超四成尝试过改掉拖延习惯。不仅是大学生,拖延症广泛存在各类群体中,包括职场人士、中小学生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拖延症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根源。一些人对设定的目标缺乏信心,害怕做不好,所以选择用拖延的方式进行逃避,拖延的背后其实是恐惧心理;一些人受到生活环境改变带来的影响;另一些人则是因为心理上存在懈怠感,说直白点就是懒惰。此外,性格缺陷,诸如自控能力差,过度随性或过度追求完美、优柔寡断,也都可能导致拖延。
虽然拖延症既不是一种身体疾病,也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它却是一种糟糕的体验。而且,越是拖延,心理压力也会越大,陷入自制、懊恼、悔恨、自我否定中,由此产生更严重的焦虑情绪。
需求催生供给,摆脱拖延症的诉求催生了拖延症监督服务的兴起。它本质上是通过外界力量的提醒和约束来提升自律和专注力,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最终实现自我改变。
但监督拖延症是不是一种“智商税”呢?从一些案例来看,确实有一些人通过监督服务“治好”了拖延症,提高了学习工作效率,实现了预定的目标。但买完监督就后悔,评价“并没有什么用”“要靠自己自觉”的也不在少数,而一些店主也坦言“成功的案例不多”。
我们不能否定监督服务的作用,但不同的软件和监督服务各有特色,它所能发挥的效果也因人而异。在一些案例中,所谓的监督服务,更像是一种感情陪伴。这样的外力看似能够帮助治疗拖延症,但决定性力量的还是自我的意愿、意志、毅力。如果没有改变现状、改变自我的强大意愿,外界的监督仅仅是一种“收钱办事”。
因此,把根治拖延症的希望放在某一个软件或者某项监督服务上,并不现实,也不靠谱。改变拖延症,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抖客网,那就是提升信心、克服畏难心理,合理制定目标、细化分解任务目标,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逐渐养成高效工作的习惯。
另一方面,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监督服务的边界,如何制定监督服务标准,如何处理服务纠纷等都亟待规范。再如,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女性“监督师”还可能遭遇客户骚扰,这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不管是完成学业目标还是工作任务,合理的时间规划都是成功的一半。做时间的主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学习、工作效率的最大化,注定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需要勉力前行。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治疗拖延症,花钱买“监督”靠谱吗?|荔枝时评】 内容摘要:(作者杨三喜,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时事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减肥,却管不住嘴?想早睡,却忍不住刷手机?常有人调侃自己是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toutiao/8800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