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检出25批次不合格食品,有白蛤蜊、红烧猪头肉、韩国清烧等

  食品伙伴网讯 11月30日,山东省市监局发布2022年第46期(总第391期)通报,公告了饼干、餐饮食品、糕点、酒类、肉制品、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水产制品、饮料9大类食品25批次样品不合格检出了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重金属污染问题。

 

  10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10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分别为黄岛区张氏金辉水产品店销售的白蛤蜊,呋喃西林代谢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宁阳县玉兵水果超市销售的香蕉,噻虫胺和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莱山区烟大市场刘元凤销售的辣椒,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枣庄市中区爱客多大迈百货便利超市销售的香蕉,吡虫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日照市岚山区小张蔬菜店销售的辣椒,啶虫脒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莒县夏庄天天顺生鲜超市销售的生鸡肉,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德城区黄河涯镇郭健生肉摊点(黄河涯村)销售的生猪肉,氯丙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汶上县淑霞果蔬销售中心销售的山芹,甲拌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菏泽牡丹区麦迪隆百货超市销售的苹果,其中敌敌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崂山区吉生蔬菜店销售的芹菜,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啶虫脒是一种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对蚜虫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啶虫脒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啶虫脒在茄果类蔬菜(番茄、茄子、甜椒、黄秋葵除外)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

 

  甲拌磷是一种高毒广谱的内吸性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对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甲拌磷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甲拌磷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1mg/kg。

 

  吡虫啉属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吡虫啉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吡虫啉在香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

 

  敌敌畏是一种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敌敌畏挥发性强,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易于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动物或人体内。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敌敌畏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敌敌畏在苹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1mg/kg。

 

  噻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对蚜虫、斑潜蝇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噻虫胺在茄果类蔬菜(番茄除外)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在芹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4mg/kg,在香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

 

  氯霉素是酰胺醇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长期食用检出氯霉素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单》(农业农村部通告 第250号)中规定,氯霉素为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氯丙嗪又名冬眠灵,属镇静剂类药物,在饲料中添加氯丙嗪会使动物嗜睡少动以达到催肥促生长的作用。长期食用检出氯丙嗪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氯丙嗪为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兽药。

 

  呋喃西林是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等特点。硝基呋喃类原型药在生物体内代谢迅速,其代谢物和蛋白质结合后稳定,故检测其代谢物可反映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状况。长期大量摄入含有呋喃西林代谢物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单》(农业农村部通告 第250号)中规定,呋喃西林为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即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

 

  4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

 

  4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分别为济宁市兖州区众旺风味熟食店销售的猪脸肉,胭脂红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临沂东方购物广场集团有限公司解放路店分公司销售的红油岗椒(酱腌菜),糖精钠(以糖精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庆云县俊成商厦销售的标称为菏泽市润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手工麻花面包(生产日期/批号:2022/7/2,规格型号:300克/盒),其中纳他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济阳区清英油条加工的油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纳他霉素是一种由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天然抗真菌化合物,属于多烯大环内酯类,可以有效抑制各种霉菌、酵母菌的生产和真菌毒素的产生,是一种食品防腐剂。纳他霉素基本无毒,进入人体内后很难被消化道吸收,可直接排出体外,长期食用纳他霉素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面包中不允许使用纳他霉素。

 

  糖精钠是普遍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在人体内不被吸收,不产生热量,大部分经肾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但如果长期摄入糖精钠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腌渍的蔬菜中糖精钠(以糖精计)的最大使用量为0.15g/kg。

 

  胭脂红又名大红、亮猩红,偶氮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人工合成着色剂,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胭脂红在动物试验无中毒现象,但是如果长期摄入胭脂红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酱卤肉制品中不得使用胭脂红。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等,在食品中作为膨松剂、稳定剂使用,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含铝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食用铝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mg/kg。


  4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

 

原标题:【山东检出25批次不合格食品,有白蛤蜊、红烧猪头肉、韩国清烧等
内容摘要:食品伙伴网讯 11月30日,山东省市监局发布2022年第46期(总第391期)通报,公告了饼干、餐饮食品、糕点、酒类、肉制品、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水产制品、饮料9大类食品25批次样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xuetang/18320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海南公布15批次不合格食品 蔬菜和水产品占八成
下一篇:广东汕尾2022年食品安全执法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