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进一步发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监督作用,建立“吹哨人”制度,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关于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曝光人曝光实施奖励的通告(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9日。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1.登录市场监管总局网站(网址:),进入首页“互动”栏目下的“征集侦查”提出意见。
2.邮件发送至:dsyc@samr.gov.cn,邮件主题请注明“《关于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曝光人曝光实施奖励的通告》意见”字样。
3.信函寄至: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司(邮编:100088),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关于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曝光人曝光实施奖励的通告》意见”字样。
附件:
市场监管总局
2024年2月8日
关于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内部曝光人曝光实施奖励的通告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发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规定,现就实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曝光奖励制度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以下简称“企业”)的内部员工及相关知情人(以下简称“吹哨人”),抖客网,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名曝光本企业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线索的,适用本通告。
二、本通告所称内部员工,是指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办理社保的人员;相关知情人,是指在一年内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与企业存在业务联系的人员、企业临时聘用的人员等。
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收到“吹哨人”曝光后,应当及时开展侦查核实,并告知“吹哨人”是否立案。
四、负责侦查处理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经查证属实,作出最终处理决定后,对符合奖励条件的“吹哨人”应当予以奖励。奖励条件、奖励标准和奖励程序等按照《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曝光奖励暂行办法》(国市监稽规〔2021〕4号,以下简称《办法》)第七条至第十九条执行。除物质奖励外,在征得“吹哨人”同意的前提下,可实施公告表扬、发放荣誉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
五、同一“吹哨人”曝光同一违法行为的,不予重复奖励。
六、“吹哨人”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线索,属于违法行为隐蔽性强、危害程度大、社会影响广等重大违法行为的,或避免重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发生、消除重大食品安全隐患、协助查处重大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的,负责侦查处理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征得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奖励标准。
每起案件的曝光奖励金额上限按《办法》规定为100万元。单笔奖励金额达到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由发放曝光奖励资金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商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确定。
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优化、简化奖励资金审核发放流程,减少获取“吹哨人”不必要的个人信息。“吹哨人”应当配合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吹哨人”对奖励发放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可以酌情考虑。
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向社会公开曝光奖励的有关规定、曝光的途径和渠道,并指导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场所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九、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吹哨人”个人信息的保护。未经“吹哨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吹哨人”身份信息、曝光内容和曝光奖励等相关情况。对“吹哨人”个人信息的管理,按照《办法》第二十一条执行。
十、企业不得以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对“吹哨人”进行打击报复,出现以上行为的,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十一、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食品安全问题内部化解机制,鼓励内部员工反映食品安全风险问题,推动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应当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及时组织研判、核实相关问题,对查证属实的,应当及时整改,并可视情况对反映食品安全问题的内部员工给予一定奖励。
十二、“吹哨人”对曝光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提供虚假、伪造证据,谎报案情、故意干扰办案程序。对伪造材料、隐瞒事实等恶意曝光或者弄虚作假骗取奖励资金的,按照《办法》第二十三条处理。
原标题:【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曝光人曝光实施奖励的通告(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内容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进一步发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监督作用,建立吹哨人制度,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关于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曝光人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xuetang/266086.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