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这十年:管理规模增长超12倍!27万亿新起点,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

  10年,放在历史长河以及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抖客网,都只是很小的一个时间刻度。但是,10年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而言,可能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10年,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实现了从2.19万亿到27万亿的飞跃式增长。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公募基金近年来越来越深入人心。

  回看过往,展望未来,公募基金从27万亿再步,虽然也还有一些不足,但在全民理财以及资管产品净值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前景依然非常广阔。新的阶段,新的机遇,公募基金正在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

  十年:从2.19万亿到27万亿

  作为践行普惠金融,门槛最低的大众理财工具,公募基金自诞生之日就备受关注,特别是近十年的突飞猛进,令人瞩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募行业不管是在管理规模、产品数量,还是在基金投资者的人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数据显示,2012年初,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约为2.19万亿元,产品数量还不到千只;到了2022年7月底,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不仅突破了27万亿元,且产品数量超过1万只。

  可以看出,10年时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从2.19万亿元到27万亿元,增长超12倍,产品数量增长了10倍。进一步细分来看,主动股票型基金规模在这10年间涨幅超30倍。

  同时,基金公司以及拥有公募管理资格的机构数量,也从2012年初的69家发展到了如今的153家,且出现了多家管理规模超万亿的大型基金公司。

  在规模和产品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基金投资越来越深入人心,基民数量也实现了大幅度的飞跃增长。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证券公司投资者服务与保护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基金投资者超过7.2亿。而在2012年初时,基金账户的开户总数还不到4000万户。10年时间,公募基金投资者数量增加了17倍。

  而且从2012年到今年上半年底,公募基金在这10年间的累计分红已超过1.28万亿元。

  此外,公募基金在为大众管理好公募产品的同时,还深度参与到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中,我们所缴纳的社保、养老金、年金,背后的管理人也少不了公募基金公司的身影。

  深度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助力实体经济

  10年时间,公募基金的发展,也与资本市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回忆道:“2012年至今,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发生了很多积极变化,公募行业充分享受到改革红利。2014年,沪港通正式开通,开启跨境证券投资的新模式。2016年,深港通正式启动。2019年,科创板正式开板,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2021年北交所成立,则使中国资本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健全,补足了资本市场在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方面的不足,为公募基金参与优秀中小企业投资提供了丰富的市场环境。”

  《

公募基金这十年:管理规模增长超12倍!27万亿新起点,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

》记者注意到,近10年来,公募基金产品类型不断丰富,从早期的只有货币、固收、权益、QDII等,发展到拥有商品期货、公募REITs等多个不同类型的公募产品。

  其中从一些细分赛道、相关领域的基金产品的推出,比如沪港深主题基金、科创主题基金、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等,也能看出公募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的紧密结合,在助力实体经济上的深度参与。

  经雷表示:“这十年,我国资本市场形成了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以及新三板等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公募基金也迎来不断创新发展的机会,无论是沪港通、深港通、科创板、北交所主题基金,还是公募REITs、个人养老目标基金等,都成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这十年来,受益于资本市场的不断改革与顶层制度设计的不断完善,以及监管政策的规范引导,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更具质量,无论是助力居民财富保值增值,还是服务实体经济都发挥出应有之义。”经雷进一步表示。

  创金合信基金苏彦祝也指出:“从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再到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越来越多的战略新兴行业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而极大改善了上市公司的结构。公募基金行业植根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公募基金通过将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质上市公司,为其科技创新提供动力,同时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红利。”

  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有A股5.95万亿,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8.93%。截至今年6月底,公募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约4.88万亿元,相比10年前增长了近5倍。

  直面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如今,公募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公募牌照超过150家机构、管理规模超过27万亿、基金数量超过1万只的资管行业。

  伴随着行业的发展,公募基金越来越被投资者所认可,不仅是公募基金的长期收益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公募产品的合规性、透明度也是很多理财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随着行业的发展,公募行业也还是存在一些挑战。比如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多,科技的不断发展,产业的不断升级,对基金公司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资产类别的扩充,资产的定价越来越复杂,差异化越来越明显,这对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追求短期收益的行为,蹭热点、抢噱头、赚规模的“伪创新”等依然存在,还有“老鼠仓”、利益输送、非公平交易等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而在人才方面,人才向来是资管行业“最重”的资产。行业高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专业人才的参与,不过优秀人才流失以及优秀基金经理离职等情况也很常见。虽然人才流动属于正常,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各家基金公司怎么更好地留住优秀的人才也是公募行业共性的问题。

  此外,“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也是经常被提及的话题,基金公司、行业机构在增加基民的获得感方面,也还有很多陪伴性和引导性的工作需要完善。

  对此,博时基金认为,“首先,在产品供应、客户陪伴和投资者教育上要讲究丰富性。一方面,要将投资的理念、观点、研究结论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立体多元的方式进行输出;另一方面,要围绕打造全球视角下的大类资产配置产品体系和细分资产和风格的全产品链供应体系,完善产品布局,优化产品风格,建立与产品体系相适应的综合服务体系。”

  “其次,在投顾业务上要讲究差异性。在‘投’这个环节,要借助公募公司强大的投研能力,为客户提供可交易、可跟踪、可评价的专业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帮助更多的普通投资者实现良好的盈利体验。在‘顾’这个环节,要帮助客户解析账户收益和风险来源,并辅以投资者教育和专业顾问服务,着眼长期,改善客户的投资行为模式,帮助客户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

  “再次,在合作伙伴服务上要讲究专业性。针对银行、互联网、券商这三类基金公司重要的核心零售渠道,我们要变革打法,升级核心能力,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导向的关系;针对银行理财子、保险等重要机构客户,基金公司要从单一机构销售向围绕重点客户的团队式服务模式转变;从产品提供商向资产管理解决方案顾问转变。”博时基金进一步表示。

  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

  虽然行业的发展中还有一些不足,但是展望未来,在打破刚兑、资管产品净值化的趋势下,公募基金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

  特别是随着公募基金提供的产品越来越多样化,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能够在公募行业实现有效的资产配置。

原标题:【公募基金这十年:管理规模增长超12倍!27万亿新起点,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
内容摘要:10年,放在历史长河以及时代发展的进程中,都只是很小的一个时间刻度。但是,10年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而言,可能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10年,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实现了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5521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新发基金创年内单季新高
下一篇:89.35%的ETF基金今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