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部署,忻城县被确定为中国中丝集团定点扶贫县。201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中丝集团与中国保利集团重组(简称:保利中丝),忻城县成为中国保利集团定点帮扶县。多年来,保利中丝时刻牢记重托,认真履行央企责任,充分发挥央企作用,在大山深处倾心倾力倾情帮扶。昔日贫困落后的小县城,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强化组织领导
夯实“振兴之基”
忻城县地处大石山区,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12年以来,保利中丝始终以服务大局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先后选派7名优秀干部到忻城县挂职、驻村,抖客网,成立忻城县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帮扶任务,细化帮扶措施,优化帮扶机制,从人才、资金、项目、消费和助残等各方面倾力给予支持帮助,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
每年,集团领导都带队赴忻城县开展定点帮扶调研工作。今年6月,中国保利集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孙丽霞,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兴晔一行到忻城调研,实地考察帮扶产业项目,召开座谈会听取挂职干部汇报,与忻城县主要领导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下一步定点帮扶新路子、新举措、新项目。
座谈会上,忻城县委书记韦猛对保利中丝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忻城县各项事业发展表示衷心感谢,期望集团能够持续关注忻城“十四五”发展,在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文化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忻城更多的帮助,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助力忻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抓牢人才队伍
驱动“振兴之力”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中国保利集团历来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强化队伍建设,为忻城发展助力。
“保利星火计划”是保利集团开展智力帮扶、助力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通过“保利星火班”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致富一家”目标。截至目前,已开展7期“保利星火班”招生工作,先后招收60名忻城籍的家庭困难孩子加入“保利星火班”培训并进入保利系统工作。
“我儿子2019年进入‘星火班’,目前在广州佛山物业服务中心工作,月收入6000元,还有五险一金。”马泗乡五龙村坳脚屯村民覃艳春高兴地说,这个“星火计划”太好了,孩子白天上班,晚上上夜校,既有收入又能学知识。
“自开展定点帮扶以来,我们根据县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先后培训扶贫干部、技术人员和贫困群众共计1000余人次。”忻城县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办公室负责人罗筠介绍,保利中丝先后向忻城县投入帮扶资金2600多万元,分别实施桑蚕培育基地建设、道路硬化和村庄亮化工程、“保利星火班”“保利星火教育金”“助残济困”“保利文化,润泽乡村”、技术培训等民生项目,涵盖技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有效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升。
聚合产业优势
加快“振兴之速”
忻城是全国桑蚕第二大县,桑蚕产业是该县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多年来,保利中丝结合忻城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丝绸专业优势,围绕桑蚕和茧丝绸产业做大文章。2018年以来,先后投入近400万元支持建成古蓬镇上浪村和红渡镇六纳村标准化桑蚕培育示范基地。今年,保利中丝创新帮扶方式,打造产业帮扶升级版,将定点帮扶工作与集团产业发展相结合,投入300多万元盘活马泗乡联团村闲置资产,建成保利中丝(马泗)优质桑蚕示范基地,推广四龄蚕和方格簇,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下半年我养了四批蚕,每批养3个标准张,都是从保利中丝(马泗)桑蚕基地购买的四龄蚕,成活率高,蚕茧质量好,平均每批产茧180公斤左右,四批蚕共收入3万多元。”马泗乡蚕农吴春爱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和产业的振兴。”中国保利集团挂职干部、忻城县委常委、副县长王音毓表示,“除持续帮助建设更多优质标准化桑蚕示范基地、支持打造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做大桑蚕、茧丝绸产业外,还要加快建设全国第一家央地结合、服务产业、特色鲜明的中国保利(忻城)乡村振兴学院,为忻城乡村振兴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乡村人才,让产业的收益留在县域、让优秀的人才留在乡村。”
原标题:【千里来帮扶 协力促振兴 ——中国保利集团定点帮扶忻城县工作扫描】 内容摘要:2012年,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部署,忻城县被确定为中国中丝集团定点扶贫县。201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中丝集团与中国保利集团重组(简称:保利中丝),忻城县成为中国保利集团定点帮扶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7178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