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了!143万亿市场重大利好

  11月17日,连续三日下跌的债券市场迎来喘息之机。

  当日,在央行公开市场加大逆回购量,部分银行融出低成本资金的影响下,多数利率债收益率开始下行,国债期货迎来上涨,资金面企稳。

  央行11月17日通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2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由于当日有90亿元逆回购到期,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230亿元。

  “16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了630亿元,今天相较于昨天增加了近一倍的公开市场投放量,体现了央行呵护市场流动性的意图。”一位交易员对上证报说。

  截至9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43.9万亿元。

  17日,国债期货各期限品种悉数迎来上涨。截至收盘,10年期国债期货(T2303)报收99.825元,上涨0.520元,涨幅0.52%;5年期国债期货(TF2212)报收102.275元,上涨0.315元,涨幅0.31%;2年期国债期货(TS2212)报收101.945元,上涨0.160元,涨幅0.16%。

  一位券商投资总监解释,最好的市场情绪观察指标便是国债期货,在市场流动性紧张之时,金融机构出于对未来利率上行的担忧一般会开空国债期货来对冲风险。“在现券卖不掉的时候,金融机构会选择用国债期货做对冲,而目前国债期货价格企稳,这代表机构流动性并未枯竭。”该投资总监说。

  关于市场止跌的原因,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一是央行在当日公开市场加大了净投放量,二是市场传闻央行当日指导部分银行通过“X-Repo”这一市场化工具投放资金,释放出央行多渠道加大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信号。

  “早上X-repo隔夜的价格大概是1.65%,实现了近426亿元的融出资金。下午资金价格大概在1.35%,相较于昨天2.0%左右的资金价格,今天资金成本明显便宜了。”一位交易员说。

  与央行在公开市场仅向银行等一级交易商提供资金有所不同,部分银行通过X-Repo融出低成本资金,可令非银行类机构雨露均沾,有利于改善流动性分布不均的格局。“银行通过X-Repo释放流动性,有助于缓解市场紧张情绪。近期债券市场波动的确有些过度,需要稳定市场信心的信号。”一位银行理财投资经理说。

  此外,一级市场招标情况也反映了资金面企稳。据国泰君安固收团队统计显示,17日,10年期国开债增发规模120亿元,中标利率2.8885%,中标利率低于市场预期的1.89个基点。全场倍数3.86倍,边际倍数2.74倍。按全场倍数和发行规模推算,本次招标金额与上期持平,一级招标结果好于预期。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在连日市场大跌的情况下,17日的国开债一级招标情况还能好于预期,这说明目前市场流动性并不枯竭,资金面正在逐渐稳定。

  关于后续市场的走势,市场人士表示,短期市场流动性企稳,但长期利率走势还需观察未来的政策。

  海通证券固定收益团队发布研报显示,当前经济基本面持续弱修复,短期来看核心通胀水平比较低,整体并不构成货币政策的转向。十年期国债利率达到2.85-2.90%左右的高位后,随着债市恐慌情绪缓解、央行流动性投放加,债市或在新的利率中枢趋于震荡,利率持续大幅单边上行可能暂告一段落。

  净值急跌!赎回压力陡增!

  理财公司:正在调仓控制回撤

  被称为资金“避风港”的银行理财市场,正经历今年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挑战。

  受本周债券市场大幅调整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撤较大,再现“破净”潮。上证报统计显示,截至11月17日,全市场有34367只银行理财产品(含银行发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其中,“破净”(指累计单位净值跌至1元以下,下同)产品达到1971只,占比为5.74%。

  上证报17日获悉,光大理财、中银理财等投研团队目前正在尽力控制回撤。“我们正在调整持仓结构,控制产品杠杆与久期,把握减仓和超跌机会。”光大理财一名投资经理告诉上证报。

  据不完全统计,面对本轮市场“急跌”,工银理财、平安理财等近10家理财公司已致信投资者理性应对净值波动,并建议在调整中挖掘优质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

  产品赎回压力再度来袭

  银行理财产品面临新一轮赎回压力,起因是债市。

  “回撤超过预期,希望尽快赎回,准备转向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一位来自广东的招行理财投资者称。

  昨日,招银理财一款主投债券的产品“招银理财招睿活钱管家添金2号”,遭遇大额赎回,触碰投资者赎回上限。11日至15日,其净值已累计下跌0.15%。“当赎回的份额超过产品上日余额的10%时,系统自动拒绝赎回。”招行财富管理业务人士向上证报解释称。

  近期债市罕见震荡下行。尤其是11月11至14日,两个交易日内1年期国债、信用债均下跌超过20基点,为2020年6月后最大跌幅。施罗德交银理财说,这种幅度的调整在近10年只出现过三次。11月14日当天,中债-总财富(1-3年)指数当日下跌28基点。受此影响,市场上以高等级债券为底仓的净值型产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净值回撤。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上证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经理和投资者在加快卖出债券、赎回产品,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踩踏”效应,加剧了市场波动与传导。

  “破净”多米诺骨牌就此被打翻。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全市场“破净”产品达到1971只。“银行投资债券端出现下跌,不少公募基金抛售债券,一些银行理财产品被赎回,产品‘破净’现象凸显。”一家头部理财公司投资经理称。

  与今年3月银行理财“破净潮”相比,此次净值波动也与股债“跷跷板”效应有关。华东某券商人士向上证报表示,理财公司是债券市场参与主力,近期股市回暖性价比提升资金对股市关注度较高,债券市场波动主要是市场对流动性收紧担忧。

  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9%。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投向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为21.58万亿元、2.27万亿元、1.02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67.84%、7.14%、3.21%。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报告,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产品存续3.56万只,存续余额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

  理财公司:正在调仓

  赎回压力急剧上升之下,上证报采访获悉,理财公司正一边努力控制回撤,一边发文安抚投资者情绪。

  “今天很忙,我们会继续增加配置存款等低波动资产,为产品提供稳定票息;还要调整持仓结构,控制产品杠杆与久期,把握减仓和超跌机会。”前述光大理财投资经理告诉上证报,其正在备好充足的流动性资产,做好充分的流动性风险防范,应对赎回压力。

  中银理财投研团队也正在尽最大努力追求回撤控制,打造产品的韧性;密切跟踪研究市场变化,积极争取比较确定的投资机会,在调整中挖掘优质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

  工银理财亦表示,将积极研判市场,做好产品净值管理,继续控制整体久期,同时持续加大估值稳定资产的投资比例。

  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已全面进入“净值化”时代,过往的刚性兑付已不复存在。

原标题:【央行出手了!143万亿市场重大利好
内容摘要:11月17日,连续三日下跌的债券市场迎来喘息之机。 当日,在央行公开市场加大逆回购量,部分银行融出低成本资金的影响下,多数利率债收益率开始下行,国债期货迎来上涨,资金面企稳。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76086.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17日资金线路图】信创板块获主力资金青睐!计算机、电子等多个行业实现净流入
下一篇:61股涨停 机构卖出力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