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元一支背后 牙膏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最近,90后的北京上班族佳佳被网友种草了一款号称可以“4周提升牙齿3个美白色阶”的牙膏,看到价格后,佳佳犹豫了——100g,119元。

  内心挣扎了一番,佳佳最终还是将这款牙膏移出了购物车。“牙膏什么时候这么贵了?”佳佳心生疑问。

  近几年,牙膏“身价”不断上涨,10-40元已成为主力价位,部分更是上百元。

  一支牙膏上百元?

  “我上大学的时候,很多牙膏都不到10块钱,当时买一支十几元的牙膏就已经很奢侈了。毕业后,我买过最贵的牙膏不过也才20多元。没想到,现在都有牙膏卖到一百多元了。”佳佳说。

  中新经纬注意到,如今,添加了益生菌、小苏打、酵素、氨基酸、烟酰胺等各种新成分的牙膏,不仅令消费者眼花缭乱,价格也越来越高。

  近期,中新经纬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发现,好来(原黑人)、佳洁士、冷酸灵等常见的牙膏大多10元起,部分则超过了30元、40元。整体来看,15-40元的牙膏占据了货架的大部分位置。在武汉某超市,10-40元的牙膏也成为了主力军。

119元一支背后 牙膏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超市货架上的牙膏产品。 中新经纬 摄

  电商平台上的牙膏更是“没有最贵,只有更贵”。有着“牙膏届爱马仕”之称的意大利品牌Marvis,旗下以清新口气为卖点“茶”系列牙膏,单支仅75ml,售价达59.9元;法国高端口腔护理品牌Regenerate旗下一款主打修护牙釉质的牙膏,一支卖到98元(105g)。

  消费者常见的品牌,价格区间跨度较大,也有不少产品售价高达百元。以好来为例,在该品牌某官方旗舰店内,成人牙膏最便宜的卖9.8元(120g),10-20元之间也有不少产品可选择,最贵的售价可达119元(100g);高露洁旗下一款酵素牙膏,售价则高达89.9元(101g),同时该品牌也有10元左右的牙膏产品在售。

  云南白药的价格区间则横跨9-70元;冷酸灵既有9.9元(180g)一支的基础产品,也有售价达49.9元(100g)的高端产品。

  近几年,牙膏价格的确在持续上涨。据Wind数据,2013年至今,中国牙膏价格整体保持上升走势,尤其是2018以来,涨幅更为明显。截至2022年10月,120克左右普通牙膏均价为11.35元/盒,较2018年同期的9.09元/盒上涨约25%。而2018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10月,CPI同比涨幅分别为2.10%、2.90%、2.50%、0.9%、2.10%,物价整体平稳。

119元一支背后 牙膏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2013年以来36大中城市日用工业消费品平均价格变化。 来源:Wind

  对于牙膏“身价”上涨一事,在北京工作的朱先生翻了下之前的订单,2019年9月,他经常买的一款牙膏在电商平台上的售价是14.8元一支,现在同等规格的牙膏已经涨到了19.9元,涨幅约34%。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反映牙膏正在变贵。有网友表示,连着买三年的牙膏,不仅越来越贵,就连赠品也没了;也有人称,原本以为Marvis的价格已经到顶了,直到听说朋友的牙膏148元一支。

119元一支背后 牙膏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来源:微博截图

  牙膏越贵效果越好?

  那么牙膏越贵,效果就会越好吗?

  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张月兰向中新经纬介绍,十几元一支的牙膏和100多元一支的牙膏区别并不大,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摩擦剂、发泡剂(表面活性剂)、调味剂(芳香剂)这三种主要功能成分组成,最基本的功效是清洁,部分牙膏宣称的美白、抗菌、消炎等功效,通过添加某种成分,虽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

  “比如抗菌、消炎,相关成分的浓度达不到,是根本起不到效果的。即便是浓度达标了,这类牙膏也不能长期使用,长期用的话反而会引起菌群紊乱。”张月兰说。

  张月兰认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20多元一支的牙膏即能满足基本需求。“那些比较贵的牙膏,如果没有特殊功效,那么很可能就只是摩擦剂的颗粒比较细、口感更好而已。”

  中国科协官方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近期发文提到,对于口腔较为健康的人群来说,选用任何一款符合国家标准的牙膏都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效果差别不是很大,不需要看功效和价位来选择。而在功效型牙膏中,含有有效成分的美白牙膏对长期有外源性色素沉积的牙齿来说,会有一定的保持和减轻作用,但幻想通过一管牙膏就能实现大白牙逆袭,是不可能的;抗敏感和牙龈肿痛的牙膏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代替治疗,且不建议长期使用药物牙膏。

  北京消费者常先生告诉中新经纬,自己之前曾花138元买了两支高露洁的牙膏,其中就包括前文中提到的酵素牙膏。“相比普通牙膏,膏体会发热,质地更软乎点,没觉得有啥特别的效果,量还少。”

  中新经纬在某电商平台的高露洁官方旗舰店内看到,该酵素牙膏号称“百亿活性酵素催化美白”“28天逆转15年牙渍”等,并附上了来自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的证明文件。

  至于该牙膏是否真的能起到宣传中的效果,高露洁上述旗舰店客服称,该产品有一定的美白作用,整体反馈不错,但具体效果还得看个人,“每个人的口腔环境不同,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

  当被问及这款产品卖这么贵是否只是因为添加了酵素,上述客服强调是高端产品,贵在效果上。

  不只是高露洁,好来旗下售价高达119元(100g)的“深导白”牙膏,也宣称“含科研级活氧分析”“4周提升牙齿3个美白色阶”,并强调相关效果经过了“第三方权威科学见证”。但中新经纬在该产品详情页看到,所谓“第三方权威科学见证”的数据,实际上来自于好来化工科学研究资料,进行的实验是体外牛牙实验,模拟4周刷牙次数,比较对象则是好来的一款普通牙膏。

  至于美白效果,好来官方旗舰店客服也称“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效果会有所不同”。提到价格为何这么贵以及与店内其他产品的区别,该客服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发来了上述牙膏的商品介绍链接。

  23日,针对消费者质疑、产品功效依据等问题,中新经纬分别致电高露洁及好来,并在好来总部工作人员的要求下向其发去了采访函,高露洁方面则称随后会有相关人员联系回复,不过截至发稿前,中新经纬并未收到上述两家企业的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牙膏参照普通化妆品的规定进行管理。牙膏备案人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功效评价后,方可宣称牙膏具有防龋、抑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功效。

  据公开报道,2015年,佳洁士“双效炫白牙膏”因构成虚假广告,曾被上海市工商局处以603万元罚款,处罚原因是由于该广告画面中,突出显示的美白效果是后期通过电脑修图软件过度处理生成的,并非牙膏的实际使用效果。

  有企业毛利率达60%

  在中国,牙膏是一个不小的产业。

  据登康口腔招股书,2021年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市场规模为521.73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4.56%,其中牙膏占比59.72%,即311.58亿元。

  百亿市场规模下,不乏一些上市公司深耕其中,比如云南白药、片仔癀、两面针,目前还有薇美姿、登康口腔正冲刺IPO。

原标题:【119元一支背后 牙膏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内容摘要:最近,90后的北京上班族佳佳被网友种草了一款号称可以“4周提升牙齿3个美白色阶”的牙膏,看到价格后,佳佳犹豫了——100g,119元。 内心挣扎了一番,佳佳最终还是将这款牙膏移出了购物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78697.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稀缺,潜在市盈率低至个位数的高成长股,仅11只,北上资金重仓296亿
下一篇:北京仅剩两家直营店 明星背书的牛角村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