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舒泰神股价一度跌超15%。
舒泰神业绩持续颓势,近年因研发新冠药再次进入投资者视野。舒泰神的一款治疗新冠肺炎重症的单抗药物,因其临床试验进入收尾阶段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药概念股今日盘中股价也均出现不同幅度下挫。这是否意味着研发新冠特效药企逻辑生变?舒泰神研发的新冠药会是其救命稻草吗?
舒泰神近年业绩持续亏损。
年报显示,舒泰神2020年营业总收入为4.25亿元,同比下降35.72%,净利润为-1.33亿元,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5.84亿元,同比上升37.41%,净利润为-1.37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38亿元,同比下降10.18%,净利润为-1.55亿元。
公司近年业绩如此颓势,主要因其核心产品苏肽生即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市场规模持续遭受冲击。
2017年版医保报销范围被调整,限定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或正己烷中毒,抖客网,直接导致公司2018年苏肽生实现营收5.45亿元,较2017年下滑43%;2019年,苏肽生被列入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此后苏肽生又被调整出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这直接导致苏肽生2019年营收仅实现3.43亿元,同比下滑37%。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近年业务造血能力较差。Wind数据显示,2020年后,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负。2020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1.15亿元、-1.62亿元、-1.47亿元。
新冠药也难成救命稻草?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公司随即跟进相关药物研究引起市场关注。
2020年2月7日,舒泰神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关于BDB-001注射液用于冠状病毒感染所致重症肺炎的治疗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2021年4月28日,舒泰神董事长周志文在业绩交流会上称,其BDB-001项目的II/III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待有具体结果会及时公布;2022年三季度报显示,BDB-001注射液目前在西班牙、印度、印尼、孟加拉4国开展国际多中心II/III期临床试验。
12月23日,舒泰神又重启定增,主要用于新冠药相关研发投入。通告显示,舒泰神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42亿股公司股份,预计募资不超5.80亿元用于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包括BDB-001注射液、注射用STSP-0601、STSA-1002和STSA-1005联合用药。其中STSA-1002和STSA-1005联合用药适应症为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拓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需要强调的是,STSA-1002注射液于2021年06月首次获FDA受理用于治疗重型COVID-19的临床试验,于2021年07月获准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处于I期临床试验总结阶段;公司于2021年08月就治疗重型COVID-19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并于2021年09月取得临床试验通知书,目前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公司2022年09月向FDA提交了STSA-1002皮下注射液关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适应症开展临床试验的申请。
然而,颇为意外的是,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人们对新冠病毒的重新认知,新冠特效药企似乎也在经历“过山车”。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是,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 一药难求 ” 的情况正在得到缓解,公众对新冠病毒的恐惧也在逐步减弱;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监管政策还没有 “ 特效药 ” 概念。人民日报在文章《辉瑞新冠治疗药物有特定适应症 我国监管政策没有 “ 特效药 ” 概念》中引述多位专家观点称:对于轻症和无症状新冠感染者,用该药治疗没有必要。对该药称之为新冠 “ 特效药 ” 于科学和药品监管法规没有依据,对于临床上刚上市的药品也不合适。东吴证券表示,“ 抗疫 ” 期间,新冠防疫产品和抗感冒药物及其产业链率先受益。新冠患者无症状、轻症患者占 95% 以上,症状与感冒类似,抗感冒、止咳类药物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
共2页 [1] [2] 下一页
原标题:【舒泰神一边理财一边又定增 业务造血差新冠药也难成救命稻草?】 内容摘要:12月27日, 舒泰神 股价一度跌超15%。 舒泰神业绩持续颓势,近年因研发新冠药再次进入投资者视野。舒泰神的一款治疗新冠肺炎重症的单抗药物,因其临床试验进入收尾阶段备受资本市场关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9176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