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基金公司进一步推进股权激励再掀“小高潮”。
相关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以来,包括朱雀基金、睿远基金在内多家基金公司相继进一步推动股权激励,更早之前,金信基金在去年9月将副总经理宋思颖等人加入股东名单,蜂巢基金的股东名单也于去年6月中旬新增了总经理陈世涌和督察长杨铁军等核心高管,不到一年时间,深化股权激励的基金公司多达4家。
2013年6月1日,正式施行新《基金法》中规定允许公募基金公司可以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股权激励也由点及面展开。据中国基金报记者统计,若仅统计通过合伙企业设置员工持股平台模式,目前有股权激励的基金公司达36家,占基金公司总数约四分之一。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股权激励有助于基金公司吸引并且留住优秀人才,提升投研实力,强化内部治理,夯实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为基金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是在薪酬改革的大背景下,股权激励可以解决短期现金激励的弊端,是一种较为合理、更有效的中长期激励办法。
不满一年时间
4家基金公司深化股权激励
作为完善基金公司长效激励机制的重要举措,最近一年,多家基金公司持续推进股权激励改革,将持有人、员工与基金公司利益绑定。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近期,朱雀基金的股东名单中新增了一个名为“上海朱雀戊戌企业管理有限合伙企业”的员工持股平台,事实上,早在朱雀基金成立之初,公司就已经设立了上海朱雀辛酉投资中心的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员工持股平台,这也是朱雀基金成立4年多时间以来,最近一次深化股权激励的举动。
从最新的股权变化上看,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程洋、基金运营部部门总经理樊安、销售市场部沈昊枫等6人在内的核心骨干合计出资60.01万元设立上海朱雀戊戌企业管理有限合伙企业,通过该持股平台持有朱雀基金0.4%的股权,成为朱雀基金第三大股东;同时,上海朱雀辛酉投资中心的出资额减少60万元,持股比例从35%下降至34.6%,仍为朱雀基金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朱雀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仍维持9750万出资额不变,持股比例也继续保持65%的水平。
除了朱雀基金之外,睿远基金也在积极推行公司第三次股权激励计划,股东名单中新增了上海玮远、上海瑛远两个股权激励平台,包括总经理饶刚在内的8名投研骨干新进员工持股名单之中,其中,饶刚出资350万元,持有睿远基金3.5%股权。
更早之前,金信基金在去年9月将副总经理宋思颖、首席权益投资官孔学兵加入股东名单,同时还新增了汇巨未来投资(深圳)合伙企业作为员工持股平台,首席信息官朱斌、基金经理刘榕俊通过这一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金信基金股权。蜂巢基金的股东名单也于去年6月中旬将总经理陈世涌和督察长杨铁军两位核心高管纳入公司股东层。
而据证监会披露的信息公示表披露,截至2023年2月3日,中欧基金、惠升基金、恒越基金递交的5%以上股东变更申请仍在审批之中,这几家公司之前就已设立了员工持股平台,不排除有进一步推进股权激励的打算。
推行股权激励
有助于保持核心团队稳定
最近一年,越来越多基金公司进一步推进股权激励,掀起又一波“小高潮”,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作为轻资产行业,优秀的人才、团队是公司发展的基石,也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通过推进股权激励有望将持有人、公司员工以及基金公司利益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就表示,之所以基金公司股权激励越来越成为人才激励的重要方向,其背后的重要原因在于,优秀的基金从业人员高流动性的特征。为了留住优秀人才,使用股权激励是一个重要方案。此外,股权激励也有利于员工与公司利益一致,更加着眼长期发展。
而据恒越基金相关人士观察,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人才流失现象明显,尤其是优秀基金经理投奔私募基金比较普遍,很大程度上因为私募基金有更灵活充分的激励机制。优秀人才流失倒逼公募基金通过推行股权激励机制保持核心团队稳定、促进公司长久健康发展。
“股权激励的核心作用在于吸引并且留住优秀人才,有助于公司提升投研实力,强化内部治理,夯实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为基金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上述恒越基金人士谈到。
在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看来,近年来行业竞争加剧也在一定程度上点燃了基金公司推行股权激励的热情。“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股权激励是中小基金增加竞争优势、吸引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前,中小基金基于发展规模所限,薪资待遇与大型公募基金相比有差距,股权激励是缩小待遇差距,同时激励优秀人才与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措施。”
除了留住人才之外,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基金公司治理结构所起到的作用也被业内重视。华南一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直言,长期以来,基金公司日常经营中,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利益不一致会对公司治理结构造成冲击,是基金公司发展的顽疾。股权激励可以通过利益捆绑,使得两者目标一致,同时减少企业的组织成本,提升竞争力。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进一步总结,基金行业最核心的资产是人才,股权激励已经成为基金公司改革的“标配”,除了新设基金公司,许多老基金公司也陆续设置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员工持股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举措,有利于提升核心人才团队的稳定性,激发人才积极性。通过建立股权激励机制,为实现基金份额持有人、股东方和员工利益的长期一致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他看来,越来越多基金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将对基金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对改善基金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基金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次新基金公司成为
深化股权激励主力军
相比起过去几年,最近一年,次新基金公司成为进一步推进股权激励的主力军,一方面是因为次新基金公司起步阶段吸引人才的动力更强,另一方面也与近年来部分基金行业专业人士通过自然人发起设立基金公司,这类次新基金公司推行股权激励相对更为灵活有关。
恒越基金相关人士直言,次新基金公司一方面稳定核心团队、留住骨干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多数次新基金公司的控股股东为自然人,这样的股东背景使股权激励机制的推行相对更灵活高效。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也谈到,次新基金公司相比老牌基金公司而言,在公司平台价值、团队支撑、培训和晋升体系、硬件条件等都相对没有那么完善,因此,次新基金公司为了留住人才,推进股权激励就更加普遍。
在兴华基金总经理韩光华看来,近年来次新基金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较多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基金公司成立之初给核心骨干股权激励的承诺到了兑现的时间;二是,此前在基金公司亏损严重的时候,员工没有积极性,经过几年的经营,公司达到了盈亏平衡或者盈利,员工参与股权激励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公司推动股权激励也有了基础;三是,一批员工经过几年的工作,成长为公司的骨干,为了留住人才,基金公司也有进一步推动股权激励的动力。
原标题:【加速落地!不到一年已有四家】 内容摘要:岁末年初,基金公司进一步推进股权激励再掀“小高潮”。 相关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以来,包括朱雀基金、睿远基金在内多家基金公司相继进一步推动股权激励,更早之前,金信基金在去年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9976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