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近日报道,本月早些时候,一家提供就业服务的平台对1000家企业进行了侦查。结果显示,近50%的企业表示,已经在使用ChatGPT;30%表示,有计划使用。而在已经使用ChatGPT的企业中,48%已经让其代替员工工作。ChatGPT的具体职责包括:客服、代码编写、招聘信息撰写、文案和内容创作、会议记录和文件摘要等。目前来看,ChatGPT的工作得到了公司的普遍认可。55%给出了“优秀”的评价,34%认为“非常好”。除了工作能力不俗以外,ChatGPT还为企业节省了成本。48%的受访企业称,抖客网,自使用这款人工智能聊天程序以来,公司节省了超过5万美元的费用。11%表示节省下来的费用高达10多万美元。(央视财经)
相关阅读
腾讯针对类ChatGPT对话式产品已成立“混元助手”项目组
据36氪,腾讯针对类ChatGPT对话式产品已成立“混元助手(HunyuanAide)”项目组,该项目组Owner为张正友,PM分别为俞栋、王迪、刘田,目前该项目有至少7位组长、7位Sponsor。上述几乎每一位在腾讯都是重量级人物。该项目组将联合腾讯内部多方团队构建大参数语言模型,目标是“通过性能稳定的强化学习算法训练,完善腾讯智能助手工具,打造腾讯智能大助手,并能成为国内的业界标杆”。
新版摩尔定律来了 ChatGPT之父:AI算量18个月翻倍
半导体行业有个黄金定律,那就是Intel创始人50多年前提出的摩尔定律,指出芯片晶体管18到24个月翻倍,如今是AI时代了,“ChatGPT”之父Sam Altman提出了新版摩尔定律。
Sam Altman是OpenAI公司CEO,被称为“ChatGPT”之父,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提出新版摩尔定律要来了,称全球人工智能运算量每隔18个月翻一番。
1965年,时任仙童半导体工程师、后来创立了Intel的戈登.摩尔发文指出,每隔18个月,半导体芯片的晶体管密度就会翻倍,被称为摩尔定律,后续又被时间间隔修正为24个月,也就是两年时间芯片密度翻倍,成本降低一半。
至于ChatGPT,它目前使用的是GPT-3大模型,有1750亿参数,已经积累了1亿用户,日活超过1300万,训练阶段总算力消耗约为3640PF-days(即1PetaFLOP/s效率跑3640天),成本预计在500万美元/次。
未来会升级到GPT-4模型,有100万亿参数,算力性能需要指数级提升。
原标题:【侦查显示:近250家企业用ChatGPT代替员工 有公司表示ChatGPT为其节省超10万美元】 内容摘要: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近日报道,本月早些时候,一家提供就业服务的平台对1000家企业进行了侦查。结果显示,近50%的企业表示,已经在使用ChatGPT;30%表示,有计划使用。而在已经使用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20476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