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板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人民论坛发表署名文章《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国资国企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其中,围绕增强产业引领力深化改革,更好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投资力度,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促进支撑国家算力的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全文如下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党和国家近年来着力推动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项重大工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国资国企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6月30日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拉开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大幕。面对突发疫情以及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风险考验,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经验,为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标志的新时代国企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动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把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推动国企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重要改革任务高质量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为党和国家近年来着力推动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项重大工作。

  一是首要任务高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引领新时代国企改革实践。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着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学习大普及大落实。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联学会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有没有学习研讨、有没有贯彻措施、有没有督导推动、有没有跟踪问效”四项标准强化督导、确保落实。全面加强“穿透式”学习培训。编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习近平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和有关会议精神材料汇编》等“两摘编一汇编一读本”,推动学习宣贯工作直达基层一线、覆盖重要二三级子企业,3年来各地各中央企业累计开展专题培训超过33万场次,中央企业培训超过500万人次。全面实施“一把手”改革工程。各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中央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均召开专题会议,对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出部署。通过持续深入抓学习贯彻,国资国企广大干部明方向、清思路、晰路径,奋力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

  二是制度建设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定型。积极探索扎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体现中国风格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落实《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出台董事会工作规则、董事会和董事评价、董事会报告重大情况等制度,中央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地方一级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全部制定前置研究清单,各级国有企业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原则上占多数。国资监管效能切实增强。全面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和负责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职责,加快监管理念、重点、方式、导向等全方位转变,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三化”监管优势更加彰显,形成与我们党集中统一领导优势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国有资产监管新模式。

  三是重点问题攻坚突破,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新国企加速涌现。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强化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取得历史性突破。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对中央企业各级企业的功能界定分类首次实现,国有企业办社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扫尾,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2万多个各类公共服务机构、1500万户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基本完成分离移交。三项制度改革实现全方位破冰破局。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行,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管理人员比例分别由2.5%、1.9%提升至5.7%、4.5%,94%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和88.8%具备条件的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开展中长期激励。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70%。改革专项工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深化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世界一流企业示范工程”,一批老国企焕发新生机,一批现代新国企加速成长。

  四是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国有资本整体功能和配置效率显著提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持续深化。以市场化方式推进4组7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组建、接收8家中央企业,协调推动30余个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重点项目,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总体比重超过70%。全国省属国有企业实施116组347家重组,开展专业化整合2150次。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步伐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领域投入力度,强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芯片等高端制造业布局,3年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企业瘦身健体成效显著。中央企业法人户数累计压减44%,管理层级大多数控制在四级(含)以内,从事主业的户数占比达到93%。“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任务基本完成,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清退任务加快落地,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

原标题:【国资委: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板
内容摘要: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人民论坛发表署名文章《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国资国企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20913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聚焦315丨“九极真美”部分经销商被指涉嫌传销
下一篇:重要通告速递:恒铭达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17%、大全能源净利同比增长234.06%、中航光电净利润同比增长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