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第七届(2023)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雁云,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瑾,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高天红,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柳磊等重磅嘉宾齐聚峰会现场。本次峰会的主题是“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大资管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金融研究院院长汪炜教授发布了《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私募证券-2022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报告》。
汪炜表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近1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最快的资产管理业态之一。从2014年起步,历经证券市场跌宕起伏而顽强成长。同时,作为资本市场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一直是全球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和风向标。
汪炜表示,我们发现,与国际领先私募证券市场相比,当前中国私募证券行业的发展很有特点,首先从总体而言呈现四大特色:
总量上,2022年末,中国私募证券管理人数量是美国对冲基金的五倍,管理规模却只有后者的六分之一。说明中国私募证券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结构上,中国私募证券管理规模远小于私募股权,两者长期保持在2:8到3:7的水平,与国际成熟市场私募结构几乎正好相反;同时,私募证券的机构投资者比例长期偏低。
区域上,与国外类似,头部机构高度集聚,上海私募一枝独秀。
政策上,近年来,中国私募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加强监管、强化自律和投资者保护”为主基调,砥砺前行,成绩可圈可点。
他表示,报告进一步比较分析2022年及过去几年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的发展,可以发现五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第一、集中度持续提升,但头部机构进入瓶颈期。近年来,我国头部私募证券集中度快速增长,甚至超过了美国。但是,管理人平均管理规模仅约为美国对冲基金的1/30。中国私募证券的规模化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第二、规模收益比翼齐飞,风险管理有待提升。中国私募证券“规模业绩同步性”特征明显,并没有出现国外对冲基金收益率随规模上升呈倒U型分布的情况。说明我国私募证券行业发展仍处于较低规模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规模收益衰减的阶段。
第三、策略分布相对集中,主观多头仍居主流。2022年,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占比最高,其表现也相对最弱。但从长期来看,连续五年跑赢大盘的主观多头策略占比非常高。可见,在当前我国私募证券的策略选择中,股票多头策略仍具有明显优势。
第四、量化私募异军突起,策略迭代迫在眉睫。量化私募通过数学模型和程序化交易手段拓展了基金管理能力边界。与此同时,国内量化私募基金策略的有效性有所下降。因此,加速本土化改造、模型迭代、策略创新,应该成为我国量化私募可持续盈利的必然选择。
第五、外资私募亮点乍现,整体发展任重道远。我国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虽然起步不久,但已有首家百亿外资私募桥水中国。同时,外资私募管理人业绩表现也颇为亮眼,其中20亿元以上规模外资私募管理人的风险收益能力较为突出。
伴随中国私募证券行业近10年的发展历程,浙江私募证券基金也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报告对浙江私募证券的发展也进行了分析评估,概括出三大特色:
一是,大型私募相对集中。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抖客网,杭州市20亿元以上各规模层级的私募证券管理人集中度,均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位居第三位。
二是,业绩指标表现优异,风险收益能力领先。2018-2022年的五年间,浙江私募管理人的各项风险收益指标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年化夏普率居全国主要省市区第一位。
三是,特色能力优势明显,三大策略表现亮眼。浙江的私募证券管理人在管理期货(CTA)、大类资产配置和量化策略三大领域,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业绩表现较全国同规模和同策略产品整体水平更为优秀。
最后,报告也从行业集聚的维度,分析了我国基金小镇的成长,讨论了基金小镇的发展条件和运管模式,并介绍了颇具代表性的小镇样本: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原标题:【浙江大学汪炜:中国私募管理资金结构待优化 机构投资者比例待提高】 内容摘要:4月20日,第七届(2023)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雁云,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瑾,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高天红,中国上市公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218934.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