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股债双杀、无处可逃的2022年后,陶丽对于股市投资的态度愈发谨慎,但特定板块短期内的巨大涨幅又令陶丽跃跃欲试,生怕错过新一轮行情。
“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沪漂七年的陶丽笑着问道,言语间透露出对于错过A股市场TMT(科技、媒体与通讯)大热行情的懊悔。
2023年一季度,TMT板块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概念推动下一路飙红,成为市场热门赛道。数据显示,TMT板块在3月单月成交额高达8.11万亿元,占到当月A股总成交额的38%,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高。
不过,4月以来,TMT板块数次回调,反而是之前备受冷落的新能源板块迎来久违的大涨。在4月末的重挫之后,市场对于TMT过热、行情即将终结的声音甚嚣尘上,市场的大幅波动也引发分歧进一步加剧。
今年以来,A股市场进入明显的轮动时区,TMT、新能源、中特估,“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出明显的轮动效应,汇聚了市场的焦点和投资者的关切。
经历过股债双杀、无处可逃的2022年后,陶丽对于股市投资的态度愈发谨慎,但特定板块短期内的巨大涨幅又令陶丽跃跃欲试,生怕错过新一轮行情。
TMT何往?
谈到2022年的惨淡行情,陶丽仍然心有余悸。在经历当年3月的全市场重挫后,抱着抄底的心态,她买入了新能源板块数只个股,寄希望于“市场底”带来的反弹区间获得收益。然而,A股于当年10月再度探底,且跌幅更甚,陶丽直呼“被埋”;即便经历过全市场反弹之后,其账面浮亏至今仍超过10%。“不卖出就不算亏,总有涨上去的一天吧。”陶丽笑道,自己已经不奢求赚钱,只希望行情延续能够实现保本。
2023年一季度,TMT板块迎来大涨,并吸引各路资金蜂拥而入,一时间风头无两。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4月,电子、计算机、传媒与通信板块涨幅分别为6.84%、27.22%、51.78%和34.01%。火热行情背后,则是资金的大额买入。
面对大热的TMT板块,陶丽一度有意出手买入,但她也注意到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减持通告。陶丽分析,TMT板块已经涨过一波,自己现在买入或许正是高位接盘,不想重复投资新能源的经历了。
据申万宏源统计数据,2023年2月,重仓TMT的基金产品数量估算仅为45只;3月则超过300只,估计规模约2600亿元;到4月初,重仓TMT的基金产品数量进一步增至330只,规模则超过3000亿元。
关于市场中TMT与新能源“此消彼长”的板块轮动,黑崎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兴文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在强复苏背景下的TMT板块呈现强势结构延续上扬行情,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时代下的“游戏+传媒”的双子行情在持续走高中,短期的回调并不会浇灭长期上涨的热度。TMT板块的年内走势和投资价值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来分析。目前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正逐渐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300152),TMT板块正是受益于这一大趋势而获得了较为强劲的势能,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是长期的,市场的延展效应是持续的,在一个确定的大行情下对机构资金的虹吸效应是强势的,也就意味着TMT火热行情并不会在短期停止。
富荣基金基金经理李延峥则表示,一方面,行业不断出现新的边际变化,政策端数字中国的顶层设计对整个板块催化作用较大。另一方面,ChatGPT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AI能够快速在各行各业渗透的可能性。尽管目前这个产业链还没有业绩产生,但部分龙头爆款产品的出现,市场都在“拥抱”这个行业,相关赛道上的公司就可能出现较大的涨幅。站在当前时点,政策端的行情可能已经到了偏中后期,后续需要关注场景落地情况,比如各场景接入人工智能的应用情况。如果这些场景落地后,确实提高了生产效率或用户体验,那么相关行业后续可能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长期视角来看,无论是基于自主创新还是基于国产替代,预计科技板块在未来3-5年或5-10年可能是震荡向上的趋势。
新能源归来?
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拥趸,陶丽同时入手了某国产品牌新能源汽车及其股票。她对自己的新车赞不绝口;但作为投资者,陶丽对自己的投资经历表示无语。
2022年6月,在新能源板块的强势回弹中,陶丽押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将带来企业业绩的增长,买入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公司股票。然而,入手仅一个月之后,新能源赛道的反弹戛然而止,又进入漫漫的下行区间,陶丽手上的股票至今仍是小幅浮亏。在被问及是否有意投资TMT板块时,陶丽表现出兴趣,但又表示担心追高亏损,所以迟迟未能出手。
2023年一季度,电力设备行业整体遭到公募减持。尽管新能源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市场承受压力较大,投资者在TMT板块火爆的同时对新能源行业市场走势产生担忧。此外,也存在部分投资者追求短期快速获利的心态,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时期快进快出以获利。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重仓新能源的基金产品数量和规模一路下滑,从年初的近300只、超3800亿元的规模降至4月初的不足150只,规模也跌至2200亿元附近。不过,4月以来,重仓新能源的产品数量和规模较月初略有增长,也是今年以来的首次增加,虽不及年初时的水平,但也可以看到坚守新能源赛道的基金开始变多。
排排网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向
“中特估”崛起
家住北京的古月手里的股票大幅亏损,但也只能选择继续持有,并安慰自己“不卖出就不算亏损”。古月说,自己于2022年3月买入500股某龙头股份(600630)制银行试水,但截至2023年5月4日,账面浮亏25.32%。她调侃自己想做“时间的朋友”,但时间却懒得搭理自己。
截至2023年5月5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与邮储银行(601658)的市盈率分别为4.95倍、5.15倍、5.27倍、4.85倍、4.78倍和6.56倍。相较于去年11月末,当前“六大行”市盈率出现普遍上涨。
另一方面,六家华尔街大行高盛(GS.N)、摩根士丹利 (MS.N)、摩根大通(JPM.N)、花旗集团(C.N)、富国银行(WFC.N)、美国银行(BAC.N)的市盈率分别为9.52倍、13.34倍、10.44倍、5.89倍、10.45倍与7.81倍。即便是备受资本青睐的股份制银行龙头招商银行,其市盈率也仅为6.23倍,仅高于花旗集团。而美国银行业自今年3月正深陷危机,市值也大幅缩水。
虽然银行业表现不佳,但三大电信运营商市值自“中特估”概念提出后水涨船高。去年11月末至今,中国移动(600941)、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601728)的股价分别累计上涨37.95%、24.72%和51.84%。2023年4月17日盘中,中国移动市值一度超过贵州茅台(600519)。
原标题:【A股板块轮动加速 投资者诉题材困惑】 内容摘要:经历过股债双杀、无处可逃的2022年后,陶丽对于股市投资的态度愈发谨慎,但特定板块短期内的巨大涨幅又令陶丽跃跃欲试,生怕错过新一轮行情。 “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沪漂七年的陶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224216.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