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年积累,时代新材的家底,包括发展动力、人才资源、产业储备都在增厚,多重利好让我们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日前,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新材”)党委书记、董事长彭华文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中国中车旗下的A股上市企业,时代新材涉及轨道交通、工业与工程、风电叶片、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多个业务板块。
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抖客网,时代新材由一个橡胶实验室成长为拥有多个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公司业绩、新签订单等多项指标连续两年增长,2023年创历史新高,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产业链“火车头”,加快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是中国中车应有之义。面向未来,中国中车紧紧围绕“一核三极多点”(以轨道交通装备业务为核心,以风电装备、新能源商用车、新材料为重要增长极,以若干业务为增长点)业务布局,以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国际化为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体系,加速提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作为中国中车一级子公司,我们将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同时聚焦主责主业。企业发展要符合国家战略,要考虑自己能够为国家战略做什么,这就是企业创新的重点和方向。”彭华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公司将围绕中国中车加快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以“一核三极多点”为牵引,以“稳中求进、品质发展”为发展思路,以“深化改革、创新引领、深耕细作、全球经营、严控风险”为经营方针,聚焦资源拓宽既有产业主航道,开辟新航道。
为了抢抓国务院国资委推进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机遇,以及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时代新材近期拟定增资13亿元,主要用于创新中心及智能制造基地、清洁能源装备提质扩能、新能源汽车减振制品能力提升等项目,加速绿色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产业基础。
“我们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开展改革创新工作,聚焦技术难题,立志成为中国中车新材料产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彭华文坦言,本次定增融资将充实公司资金实力,助力公司有效利用好现在的产业积累,抓住发展机遇,强化核心竞争力及市场影响力;使公司进一步拓展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业务领域,提升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定增预案显示,时代新材此轮13亿元融资,中国中车(601766.SH)的子公司中车金控拟出资6.61亿元认购股份,认购比例近51%,引发外界关注。
一位长期关注中国中车产业发展的人士透露:“这显示了中车集团坚定看好时代新材布局的产业赛道,以及对管理团队推动公司发展的坚定信心。”
在不久前结束的时代新材第一届三次职代会上,彭华文表示:“我们要立足国家所需、行业所趋、自身所能,找到更多新产业方向,加快布局更多产业项目。”
中车时代新材风电叶片堆场各产业板块规模与效益协同发展
在支撑中国中车提出的“一核三极多点”业务布局方面,时代新材具有超前布局优势。“一核”的轨道交通正是公司业务的基本盘,也是压舱石;“三极”中的风电装备、新能源商用车、新材料都与时代新材密切相关。
在彭华文看来,“轨道交通产业在国内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后,公司未来要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我们的产品主要是零部件,出海方便,且成本、价格和服务都非常有竞争力。我们是ALSTOM、WABTEC等海外客户悬挂系统、减振部件的主要供应商”。
从提升产品技术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时代新材轨道交通事业部总经理周波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也在研究诸如液压球铰多层薄壁等新产品,再加上阻燃、低碳等新技术的加持,力争形成竞争优势。”
除轨道交通这“一核”之外,风电装备、新能源商用车、新材料形成的“三极”也是时代新材重要的战略增长板块。
2021年,经过上一年抢装后,市场有下滑趋势,但时代新材管理层坚定新能源产业方向。
彭华文回忆称:“当时,我们就启动了大规模风电能力建设。2022—2023年,我们投资建设了6个新基地。结合当下市场需求看,之前的布局为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打下了基础。”
数据验证了判断。2019年,时代新材风电业务营收为23亿元。在“双海战略”引领下,风电业务突破百亿规模正成为公司的下一个目标。而对于未来3~5年风电发展,时代新材产能和技术都可以支撑。
新能源汽车是时代新材深耕已久的重点板块。彭华文透露:“未来要抢抓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产品结构,加快汽车轻量化、智能空气悬架系统等新产品的研发布局,乘势推动转型发展。”
时代新材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丁行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智能空气悬架系统属于半主动、主动减振技术,它突破了被动悬架的性能限制,能显著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和驾乘体验。该系统标志着公司从原来的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轻量化方面,时代新材具备从树脂到连续纤维有机板材再到制品的全产业链技术能力。公司目前正在研发的复合材料汽车控制臂,相较于传统的控制臂,可实现减重35%以上。
作为中国中车旗下的新材料产业平台,时代新材成立新材料事业部,着力打造面向未来的重要增长极。彭华文透露:“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的新材料产业园,将围绕电池板块所需封装材料、聚氨酯材料、HP-RTM等新材料产业,拟设计投产10条产线。”
在中车时代新材汽车事业部无锡工厂,自动化设备正开足马力生产。改革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两大基因
从轨道交通、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到新材料等产业,时代新材之所以能从战略上实现多点突破,根源何在?
“40年来,我们一直在推动改革和创新,这也是我们企业发展的两大基因。”彭华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改革,可以说是时代新材发展的鲜明底色。
1984年,时代新材从铁道部直属的科研院所改制为企业,自断“皇粮”,向市场求生存,到今年正好是40年。
一位中车系统退休的老同志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时代新材就是从一个研发项目、两个技术人员、6个工人、创新开发一个产品,慢慢做起来的。”
原标题:【时代新材董事长彭华文:勇担中国中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使命】 内容摘要:通过多年积累,时代新材的家底,包括发展动力、人才资源、产业储备都在增厚,多重利好让我们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日前,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新材)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272254.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