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息发酵的第16天,交易双方都发出了解除合作协议的通告。
半个月前,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双双发布通告,称公司股份由2021年10月4日上午九时正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短暂停止买卖,有待刊发一份根据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而作出及构成内幕的消息,及可能全面要约公司股份的通告。
外界一头雾水之时,紧随其后合生创展的一纸停牌通告让事情的走向逐渐明晰--与恒大通告接近,均指向要约收购事项。
彼时知情人士透露,合生创展拟收购恒大物业约51%股份,获恒大物业控股权,交易金额或超过200亿港元。
如今,交易戛然而止。从恒大与合生的这几则通告,或许可以还原出这一合作的曲折过程,以及这二十天里的起起伏伏。
各执一词
根据双方通告,最早签订收购协议发生在国庆当天。
最早在10月1日,买方合生活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生创展间接非全资子公司)、卖方(CEG Holdings (BVI) Limited,中国恒大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与卖方担保人(中国恒大集团)订立协议。
据此,买方同意购买而卖方同意出售并促成出售销售股份,即拟出售交易资产为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5,416,216,311股份,占恒大物业已发行股本的50.1%,对价为200.4亿港元,相当于每股销售股份3.70港元。
彼时规定,买方合生须以现金支付代价,其拟通过内部资源及银行融资为代价提供资金。
至于200亿港元的交易价,则是由买方与卖方基于目标公司的协定总值400亿港元经公平磋商后厘定。
回忆收购缘由,合生创展于通告中表示,董事会认为该收购事项可为公司提供宝贵机会,可受益于恒大物业的既有运营体系,并利用其经验、行业知识及人才。
同时,收购事项可让合生创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开拓新的本地市场并扩大其运营规模及市场占有率。
按照合生方公布内容,根据协议,该交易应当于2021年10月12日或之前完成。完成后,目标公司恒大物业将成为合生的间接非全资子公司,而恒大物业财务业绩将综合列账至合生的财务报表。
一方需要规模,一方需要资金,看起来交易顺利且合理。当然,在此前包括万科、碧桂园、华润都曾传出与恒大物业有过接洽,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然而,到了十月中旬,市场开始传出恒大合生交易终止的风声。原因则说法纷纭,有知情人士向媒体指出,原因包括恒大地产股东之间没有达成共识。
那么,在本该交易达成的10月12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最新通告中,恒大及恒大物业指出,于2021年10月12日,从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以外的其他方所得的信息,公司有理由相信受让方未能符合对恒大物业股份作出全面要约收购的先决条件,因此,恒大方于2021年10月13日行使权利解除/终止该协议。
从恒大寥寥几句解释看,此次交易失败似乎是由于合生方的原因,致使合作被迫终止。
合生创展的通告里则就有另外的含义。
合生称,卖方恒大物业并没有按照该协议的条款于2021年10月12日完成向买方出售销售股份。
并指恒大于10月13日发出买方通知,要求合生按照该协议履行其责任,同时保留买方的所有法律权利,包括其在该协议项下的权利;但后又于同日,买方接获卖方通知,表示卖方予以解除或终止该协议。
合生创展称,其作为买方并不接受卖方恒大物业所声称予以解除或终止该协议的任何实质内容,并已反驳卖方通知。
但影响双方完成恒大物业股份交易的“责任”到底是什么?
合生在通告中披露了一项交易矛盾。合生重申,其至今仍准备根据该协议完成买卖销售股份,但是恒大物业于订立该协议后提出修改其中包括代价的付款条款,这令合生不可接受。
据悉,若根据原先协议,买方合生应将代价先行支付至目标公司恒大物业的银行帐户,待结清目标公司恒大物业与卖方担保人中国恒大及其关联方之间的应收应付款后再行将余额支付予卖方。
而如今,买方恒大集团则提出,要求将上述方案改为将代价先直接付给卖方恒大集团,而不是上述的恒大物业银行账户。
在合生看来,显然不认同此方案,因为其认为在未完成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侦查以结清目标公司恒大物业与卖方担保人中国恒大及其关联方之间的应收应付款之前,这个新方案将难以确保目标公司收到卖方担保人及其关联方的应付款--即是没有达到专款专用的目的。
共2页 [1] [2] 下一页
,抖客网
原标题:【20天罗生门 恒大合生200亿物业收购案里的终止博弈】 内容摘要:在消息发酵的第16天,交易双方都发出了解除合作协议的通告。 半个月前,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双双发布通告,称公司股份由2021年10月4日上午九时正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短暂停止买卖,有待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3132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